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日益攀升,大学生就业成了社会和高校普遍关心的话题。面对第四次创业高潮的到来,高校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实现从培养就业型人才向培养创业型人才的过渡。本文通过阐释就业竞争力与高校创业教育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以“什么是创业教育、为什么要进行创业教育、怎样创新创业教育”为根本出发点,以期为高校的创新教育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对策建议。
一、中国大学生就业以及创业的现状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逐年攀升的大学生人数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了空前巨大的就业压力,城镇化建设对大学生就业冲击也日益突显。更雪上加霜的是,全球金融危机给国内就业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带动了高校毕业生眼界的不断拓宽。面对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开始选择走创业之路。但著名教育评估咨询机构麦可司公司提供的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应届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仅占毕业总人数的1.2%,2010年这个比例仅略有上升,达到了1.5%,由此可见自主创业发展速度极为缓慢,且仍然没成为大学生的多数选择。对于大学生创业,究竟应该怎么看?
由分析可知,大学生虽然从心理上对自主创业有较高的认同度,但是受到主观和客观上的诸多因素制约,阻碍了他们的创业之路,这就需要政府、学校以及家庭给予相应的帮助和鼓励。
近年来,政府鼓励倡导大学生走创业创新道路,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以解决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如2000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打破了《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中对创办公司的注册资本金的限制,使创办公司流程变得越发精简,被业界人士视为一个新的创业时代的到来。教育部也在一项名为“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若干意见”的政策中允许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为正在涌动的大学生创业潮推波助澜。
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高校也应顺应时代需要做好配套措施。在就业工作中不仅是简单进行供(企业)需(学生)的匹配,更多要加强培育就业技能、创新精神,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将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创业精神,与加强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相结合,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成功率。
二、就业竞争力及创业教育的内涵与关系
竞争力指的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通过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它是一种随着竞争变化着的且通过竞争而体现出来的能力①。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泛替代了大量的劳动力,人作为市场中最活跃的要素,其就业能力的强弱即为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它考察的是个体竞争力,是大学生个体的社会适应和社会生存能力,以及个体的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关系到大学生个人能否在社会中安身立命。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一方面是社会和用人单位用来衡量高校毕业生能否满足岗位需求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和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上的价值观念。因此,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仅是只完成学校的必修课程就可以实现的,而是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信程度、社会资本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创业教育是一项促进教育者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内进行创新,以开拓新的空间,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新机会的教育活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比作教育的“第三本护照”,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我国,“创业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其核心概念为“事业心与开拓技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