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样的文本并非不可解读,事实上,如果能站在真实的立场上,对它进行批判性、重构性的阅读,学生或许可以得到更大的收获——第一,帮助学生打破“文本神圣论”的观念,建立起唯物辩证的阅读观;第二,相对于理解文本,批判和重构文本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更高的水平,因而也更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是遗憾的是,我们在现实课堂中却很少看到这样的解读。更多的语文教师,还是抱着这样的文本顶礼膜拜,极尽煽情,用虚假的文本换取幼稚的感动。而在这种所谓的“感动”中,失去的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对“真”的追求。
如果教师的解释把学生引向了一种规范化的理解,如果教师的表演、煽情对学生形成了温和的情感强制,如果学生的真实的情感体验被教师的教学情感所代替,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就是一种过度的教学强制,教师的教学的演绎淹没了或者代替了学生自己的真实理解,学生放弃了自己的感受,而迎合权威的标准化的诠释。语文教师过多地对课文进行分解,过度地对意义进行阐发,过分地对情感进行渲染。这些都是对学生的真实的心灵的一种臆测、甚至是扭曲,而不是激发。
学生的自我意识或者说情感、精神当然是需要激发的,因为学生的人性是处于生长过程之中的。学生的人性是质朴的,正是这种质朴的人性需要深化和升华,因此语文教学是一种赋予,但是这种赋予不是简单地给予,更不是诱惑式地导向,而是应当建立在激发儿童的自我意识上,使儿童能够自主地理解世界,理解人,理解自己。他们自己具有充分的理性和能力,具有积极的情感与意志,理解他们的学习内容(特别是人文的材料),我们不能低估学生的智慧和情感,而试图把我们设计好的对文章的解释以及情感的感悟,以某种温和或者强加的方式给予学生。我们语文教师不要以成年人的自大和狂妄,给他们的心灵套上框框,哪怕你认为你的框框是他需要的。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我们教学的框框可能会限制他们心灵的翅膀,可能会扼杀他们心智的独特性,扼杀他们对于世界的独特感受与领悟,他们也许就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过度诠释和虚假煽情中,成为某种同质化的人。
作文教学上:反对虚伪,提倡诚实
作文教学可以说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古人云:言为心声。文章是情感的抒发,只有情感真挚丰富,文章才能有血有肉打动人,但为了应试,学生只能把真情实感隐藏起来,与此同时,他们也失去了许多陶冶性情的机会,习惯于写假话空话,想象力和创造力严重萎缩。上海市吴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王根宝认为:“作文的关键是看有没有话要说,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或褒或贬,或扬或抑。但现在高考是一根指挥棒,教师只要求学生的文章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自圆其说,分数好一点,冲上二类卷就可以了,至于是真话假话、真情假情就都不太关心了。”写作本来是来自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而学生为了取得好分数,可以任意拔高、泛泛而谈,真情实感少,虚伪成了写作的通病。
一位中学生坦言:“我们写作文不能写心里话。老师教导我们,你们的作文又不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是写给阅卷老师看的,只要写得有技巧,只要让阅卷老师觉得满意就行了。”甚至有些人专门揣摩阅卷老师的心理,从而产生了一门被戏称为“阅卷心理学”的“学问”,使这种虚伪之风愈刮愈烈,“八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一位家长在《北京文学》撰文批评当今语文教育时指出:“(孩子)按大人的意思谨慎地使用词汇,久而久之,所有的孩子都像录音机一样地说话。更令人不解的是,语文学到这程度,学生的作文反而越来越差。学生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写过扶残疾人过街、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一类的故事,他们快乐地共同编着同一个故事,然后套上时间、地点、人物,到老师那儿领一个好分。”
李镇西在《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中曾提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小学生写了自己回家路上被街上小流氓打劫的经过,由于是亲身经历,写得生动,但老师却批了五个字:“不真实!重写!”于是,这位小学生只好编他自行车坏了,看自行车的大爷如何热情地帮他修车……第二次作文交上后,居然被老师表扬了一番!写真人真事,说不真实;胡编乱造,却得表扬。这就是现在的作文教学!其实,相当多的学生早已习惯写这样的作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