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借代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将借代定义为:“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鲁迅在作品中常运用借代法。既有根据人物的外貌特征来命名人名的,也用借代法描绘事物的,所用借体妙趣横生,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对借代的翻译,需要译者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寻找文本的最大关联,并将这种关联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一)人物借代
(二)事物借代
例 (5):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还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未庄人都惊服,说这是柿油党的顶子,抵得一个翰林。(《阿Q正传》)
四、拆词
因为表白的需要,鲁迅在作品中使用拆词法,即把某些多音节词语拆开来用。
五、转类
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把某类词转为别类词来用,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这就是转类。例如《社戏》中“……;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的“朦胧”就是形容词转换成动词使用,非常生动。鲁迅精通古代汉语,在作品中他选择的转类词语用词精准而且很有创造力。
六、降用
降用就是根据交际的需要,将一个概念、范围较大的词用在一个范围、概念较小的事物上,即把分量“重”或“大”的词语降为一般词语来使用。鲁迅很善于重词轻用,达到幽默风趣、引发联想的艺术效果,强化读者的印象。这种看似用词不当的技巧实则是鲁迅使用的一种特别的修辞手法。
本文从词汇角度探讨了维译本《阿Q正传》对修辞的翻译,这些修辞包括仿词、逆序词、借代、拆词、转类、降用。托乎提·巴克在处理这些修辞时尽量使用直译法,如无法直译就意译,最大限度地追求与原文形式上对等、语气、情感一致。略嫌不足的是,个别翻译没有体现出原文的内涵。总之,译文在翻译活动中用语谨慎,选词规范,充分考虑到了原作的创作精髓,是维文翻译中的上乘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