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处在绝对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弄清楚坚持什么和发展什么的问题,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关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在一个地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今天,那些所谓宣称“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教条化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做法是有害的;根据自身需要去裁剪马克思主义的做法也是有害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4]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无止境,但并不是所有形式新奇时髦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在当代中国,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就是要坚持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
有些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容易做,只要跟着形势走,适时讲一讲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学术含量,用不着搞科研。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些教师把精力放在课件制作、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上,课堂上讲一些正确而没用的大道理,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和强有力的学术支撑。结果是,教师讲得精疲力竭,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有些教师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存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有误、含糊不清现象,理论阐述缺乏论据、理论的内在逻辑混乱就成必然的了,更不用说关注学术前沿,观照社会现实,关心学生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可以说,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无效的,而且会败坏马克思主义的声誉。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学术支撑
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复杂斗争的形势下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就要想办法让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进教材、进课堂,最终进学生头脑。在当代中国,要引导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秉承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知荣明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人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可能是科学的。这种说法是根本错误的,近170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就是一门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必须由学术理论来承载。如果没有学科的学术理论支撑,教师靠低级媚俗的笑话、喊口号式的宣讲、花里胡哨的形式、枯燥乏味的内容,根本不可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大学生反感的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色彩,而是缺乏学术性的空洞政治说教[5]。教师一次两次的哗众取宠或许能暂时赢得学生的掌声,时间久了,终将显现其浅薄和粗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注重理论学习,坚持学科的科学理论研究,积极拓展学术视野,了解学术前沿,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学识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讲出学术性,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让学生获得真知灼见,感悟到思想政治理论的博大精深和理性思维的无穷魅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二)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教育,他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内容,大部分学生有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常识。假如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线教师不能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等有所深化和有所提高,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此外,网络信息时代决定了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移动网络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教师不再具有掌控信息的绝对优势。调查发现,地处西南边陲的昆明学院在校大学生,无论是来自贫困山区还是富裕家庭,差不多人人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借助国际互联网,他们可以轻松快捷地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他们比较缺乏对鱼龙混杂信息辩证分析、判断和综合的能力。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停留在收集各种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讲授只是浮光掠影般地触及事物表象而无法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本质,势必会大大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