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教学的魅力》一书中说的那样:中小学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在这个阶段要激发他们求知的天性,树立人生的目标。如果没有个性鲜明、知识渊博、富有魅力的老师,怎么可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对知识的向往呢?同样,书中一位老师说:我也尝试过几次比较“规范”、简单的教学方式,比如我这堂课讲哪几个问题,引文引哪几个东西,用哪些图片,制作了路线图。但做好以后,上课的感觉却不太好,因为限制了我的自由发挥。虽然让学生有所把握,但也限制了他们的思维,课堂气氛变得比较呆板,不太生动。讲课内容很清楚,但是比较机械。
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实施者——教师,应该给予更大的课堂教学自主权,给予更多的鼓励支持和引领,而不是太多的束缚和限制。太多的限制会使教师失去个性,课堂教学呆板、程式化,更缺乏灵魂。一位老师曾这样说: “我觉得在授课方面,每位老师上课应该有他的特点,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人讲肯定是很不一样的。任课老师应该力争形成自己鲜明、独特、有活力的教学风格,这对于改善教学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管理者与评价者应该通过形式多样的高质量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拓宽教师的思路,调动教育教学积极性,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针对学生、学科的特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教学优势,使课堂真正的生动活泼,充实而有意义。
二、课程评价内容与形式的改革——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差异性
有研究者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笔者认为,进行课程改革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希望每位学生都能顺利成长成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尤其在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那么到底怎么才算成才?怎样才能出好人才?
中国有句古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保证基础教育每位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也应当承认人的个体差异,正视并发掘每位学生的思维特性特长,有意识地启发、重视并保护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分阶段给予适当地引导和有计划地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能更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兴趣点,发挥自己的先天优势,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就像一位老教师说的:“我总觉得人要以他的本身特点为出发点,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尽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追求。就个人而言,离开了兴趣与潜质去谈奋斗目标,结果只能是什么都做不成。”从遗传学的角度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先天优势,如果在教育教学中能充分利用这一点,将个人的先天优势与每一层级的教育结合起来,保证每位学生优势潜质的连贯性,这样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才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全面、优秀的人才。
我们经常讲因材施教,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和教育评价上我们真正有多少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呢?在这里笔者举一个实际的案例:一个初一的农村男学生,性格内向木讷、不善言语,数学成绩却很好,无论课堂表现还是测验都展现了很好的数学天赋,但是英语学习很是吃力。责任心极强的英语老师出于提升班级每位学生英语成绩的初衷,经常将这位同学带到办公室批评教育,认为你既然数学可以学得很好,那么英语没理由不好,因此课后经常让他留下来默单词、背课文。久而久之,这位学生精神疲怠,英语成绩不仅提升不大,连数学成绩也不再突出。看到这种状况,除了英语教师方法不当,还因为教师缺乏全局观念,急功近利,不能从长远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过度地施压于学生。
课程评价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着很大的指引作用,评价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过程,影响教师、学生的态度、行动。所以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改革如何在保证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发挥之间找到平衡?如何指引课程改革实践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人尽其才?如何从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使课程评价体系更加合理化、多元化、人性化?这值得每位教师和教育评价制定者深思。很多研究者认为核心素养不仅可教、可学,而且可评,这样才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操作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