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系列关于秒的认识的问题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一般,层层深入、逐步递进,既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又能照顾到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对于那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能认识;对于那些有一定难度的提问,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去认识;对于那些有很大难度的提问,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去不断地加深理解。问题有层次性,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情境,设计启发性问题
数学难学,在于它的抽象性,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超越了学生的认识高度。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需要我们“就近取譬”,从学生熟悉的知识经验、能够理解的生活实例或原型出发,设计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
教学“平行线的画法”时,可以引入“推窗”的例子,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问题1:你准备怎样画平行线?(学生容易想到描直尺的上下两边,移动直尺画,但移有局限,容易移歪)
问题2:画出来的一定是原直线的平行线吗?(质疑:怎样移?学生感到困惑无助)
问题3:是什么保证窗门边平移前后所在的直线一定互相平行?(原型启发,观看窗门移动,是轨道在作保证)
问题4:能不能在画平行线时也安装一个轨道,让它有个依靠?
问题5:怎么安装?安装时应注意什么?(生活原型的移植:定位)画平行线要经历哪些步骤?(对、靠、移、画)。
这样由为什么要靠到用什么靠,再到怎样靠,把生活原型抽象成数学模型,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平行线的步骤,而且还理解了这样画的道理。学生没有沦为机械的“操作工”,在习得操作技能的同时,也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有效地突破了画平行线这一难点。
我们再来看看两位老师教学《圆的面积》,设计的不同问题。
教师A:在引导学生操作后,设计了下面3个问题:
问题1:近似长方形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问题2: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
问题3: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什么?
教师B:在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后,设计了这样的4个问题:
问题1:如何将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
问题2:转化成的近似长方形与圆有什么关系?
问题3:怎样求圆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