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对传统经典的解读不能断章取义
中华传统经典,具有鲜明的文化取向,代表着不同文化流派的思想倾向,阅读理解,应该尊重原文,通晓原意,万不可断章取义、肆意曲解。例如,庄子的《逍遥游》,全文共分三章,根据庄子研究的权威学者陈鼓应先生的解读,“首章起笔描写一个广大无穷的世界;次写‘小知不及大知’,点出‘小大之辩’,接着写‘无功’‘无名’及破除自我中心,而与天地精神往来。第二章借‘让天下’写去名去功,借‘肩吾问连叔’一段写至人无己的精神境界。篇末借惠施与庄子的对话,写到用大与‘无用之用’的意义。”全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统观全篇才能深刻理解《逍遥游》的主旨:“一个人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而使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可见作者在《逍遥游》中描写大鹏展翅高飞的艺术形象,其用意并非借以传达“万物皆有所待”的所谓主旨,而是意在表达只有那些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崇高精神境界的人,才能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实现真正的“逍遥游”。这与庄子一贯倡导的“无为而为,无用而用”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人们之所以对《逍遥游》主旨会作出上述错误的解读,与教材编辑对《逍遥游》的不当删节有关。《逍遥游》在选入教材时,编者删除了原文的后两章,有意回避庄子主张的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的真正主题,造成对经典的重大曲解和误读。这种对原著的删节曲解造成了逻辑上的众多混乱:一是细节不合常识,如果《逍遥游》是为了解说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那么按照一般人的思维,往往是理解大鹏这样的庞然大物高飞有风的托举容易,理解“野马”“尘埃”这样的微小之物漂动是有气息吹拂困难,庄子理应将解释的重点放在后者,可庄子为何要苦心描述大鹏,却将“野马”“尘埃”一笔带过呢?二是学理上的自相矛盾。关于文章“小大之辩”的段落,《教师教学用书》指出“作者列举了大年和小年对立的例子,进一步发挥了物有所待的观点”。庄子明明在上文中以“适莽苍”“适百里”“适千里”为例说清了大小的区别,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吗?庄子上文提过“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说明越“大”所待越“多”,又怎么说小不及大呢?为了一个错误的主题,任意删节经典,并作牵强附会的解释,最终在逻辑上难于自持。
古人认为,在传统经典中,诸子的文章是最难读懂的,需要贯通理解。因此,古人治学也是先通经史,再修诸子。今人急功急利,没有这份耐心,但也万不可断章取义,随心所欲地解读原典。如此而为,只能带来学理上的混乱。
三、尊重经典,正确施教
对于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篇目,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尊重原典,领会原旨,不失原味。这类课文教学要依据经典自身的特点,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探究文中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在反复的深读品味中,理解文章内在的精神和旨趣,领悟经典包孕的人生智慧。下面,我们介绍一些教学的重点。
1. 精读文本,解读深意
传统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智慧,有着独特的价值取向,学理精微深奥,内容博大精深。引导学生精读文本,把握作品的行文思路,探究文章的学理,解读文本的深意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
例如,庄子的《逍遥游》,从硕大无比的“鲲鹏”写起,写到“学鸠”“斥鷃”这样的“屑小”,通篇贯串着“小大之辩”。这“小”“大”难道仅指形体的大和小吗?难道就没有另外的深意?深入阅读课文后,我们发现这“大”与“小”在庄子的笔下实际上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大”是大智慧、大境界,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正是出自这种境界;“小”是目光短、境界低,是凡夫俗子所株守的“屋檐”。全文正是在这种对比中形象地论述什么是“逍遥游”,从而透视出人生的不同境界与智慧。“小大二分”可谓是庄子思辨的逻辑原点——全文从创作方法到思维模式无不贯穿这一逻辑特征。弄清这一点,我们才会明白庄子嘲笑斥鷃,其实不是因为它的个子小,而是因为境界小,智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