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构建特色课程,突出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素养往往与实践紧密相关。作为一所基础教育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既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方向,也是教育的现实需求。虽然我校已经开发了一批比较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但总体来说,课程设置与学生实际需求还有一定距离,知识类课程远多于实践体验类课程。所以,学校在第三方评估机构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学校的课程体系,将其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特需型三大类。常州市教育局丁伟明局长认为:“培养一个孩子最最基本的职业意识,使他能够有一定的职业自我规划的能力,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个板块从全国层面来看是缺失的,‘特需型课程’的探索实施就是对补充这一板块进行思考,难能可贵。”
(三)促进个性发展,实现普职融通
在初中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与职业学校共同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特需型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引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感受职业学校氛围,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理性选择初中后的教育类型,避免在进入职业学校后对专业产生不满与厌倦。初中课程与中职课程的有机融合,是实现普职融通的重要路径,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把接受职业教育的选择权真正赋予学生,由盲从被动、目标单一向积极主动、个性多样转变。
二、特需型课程的实施目标
特需型课程以满足初中生个体差异发展为主要目标,突出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促进初中生的个性化发展,引导其积极开展职业选择与规划、正确认识职业技术教育,从而在学习特需型课程的过程中形成知识获取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积极探索与勇于创新的能力。
(一)获取知识
通过实施特需型课程,普通初中学生对职业学校的特色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对职业教育的专业做出理性分析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