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动辄数十万、数百万元的巨额“招生经费”支出,不管是在哪种体制、哪种级别、哪种类型的院校,都很难不留痕迹地完美“走账”,都无法逃脱规范负责的财务审计;而如此堂而皇之地通过集体接受“招生经费”建立起来的众所周知的中职学校“小金库”,也不可能无从调查。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教育反腐的目光常常只是紧盯着“基建”“教材”“设备采购”,唯独忽略了“生源买卖”这一相对隐蔽的领域。相比之下,前者只是国有财产流进了个人腰包,败坏了领导个人的形象,离间了干群关系;而后者则是祸害了全国教育的形象,贻误了百年大计,更应是新时代教育反腐的重点。
诚然,查禁“生源买卖”,光堵不疏也只能是治标而不治本,阵风过后的死灰复燃屡见不鲜。资料显示,早在十年之前,重庆等地就已出台了治理“生源买卖”现象的相关政策,以罚款、通报、实施阳光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重庆市政府于2007 年5 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意见》,将中职买卖生源行为纳入商业贿赂范畴进行治理。此举曾被许多省市争相效仿,但十年之后,“生源买卖”这一歪风不仅有增无减,而且还从中职校逐步蔓延到了高职院校,实在令人忧心,百思不得其解。
职教“生源买卖”的根源究竟何在?“围城”之内的职教人倾向将其归因于“现在职业学校是中央很重视、行业离不开、社会看不起、学校招生难”,学生不愿意主动选择职业教育,学校只能动员生源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来扩大宣传,久而久之,进行“买卖生源”是万不得已;也有许多专家学者将其归咎于民办职业院校不择手段,破坏“游戏规则”抢生源,公办院校是被迫参与其中。然而,如果站在民办院校的角度分析问题,充足的生源是民办职业院校生存的命脉,生源枯竭便意味着关门大吉,同样为人师表的教师和校长们,如果不是走投无路,有谁会愿意低声下气地为了招生而请人喝酒、送人礼物,还暗奉“招生经费”?
民办院校因为收费标准较高,一直处于招生弱势地位,于是便率先采用“市场化”手段抢占生源市场,破坏了招生秩序。当招生领域出现了生源的“待价而沽”,很多公办院校也就不得不参与其中,这种“解释”似乎合情合理,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然而,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呢?据报道,职业教育的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官方数字接近百分之百,为什么还是少有学生主动报考职业院校?高就业率与低吸引力同时并存,除了社会偏见之外,恐怕与职业教育自身的育人质量较低不无关系。由于职业院校,尤其是中职学校不像普通高中那样存在升学压力,职业教育的管理普遍处于“凭良心干活”的状态,相当一部分教师只要职称“到顶”了,或是在职场上没有过多追求了,就基本处于“应付”的工作状态,出勤不出力,出力不出活,出活不出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育人质量。
另外,在办学层面,长期躺在政府财政“生均经费”摇篮中的职业院校,办好办坏一个样,不存在“投入”与“产出”的压力,成年累月没有衣食之忧,因而缺乏市场化的历练,“野生”能力弱,自我造血功能差,学校只满足于全日制学历教育的任务和收入,而不进行学历教育、社会培训与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架构,特色不足、质量不优、社会声誉不高,最终影响生源的“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