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作为奋斗目标。实际上,创业教育的目标不应当局限于创办企业,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开拓进取的企业家精神。但现阶段创业教育却往往舍本逐末,以片面支离的课程与创业项目实践来进行培养,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创新能力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二)专业缺失——与专业教育脱节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仍停留在通识教育层面,而未融入专业教育环节。比较典型的现象是不管专业教育的理论还是实践,都不涉及创业的具体内容,而创业教育也没有针对专业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导。
(三)教学缺失——课程缺乏系统性
卓泽林和赵中建在《高水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及启示》中讲到:“我国当前创业教育课程无论在设置还是设计层面都处于一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状态,难以满足学生的现实诉求。”[2]目前我国高校在创业课程的设置上大多存在数量少、体系零散这两大主要问题。
(四)师资缺失——创业师资队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欠缺
教师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因子,目前国内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由兼职老师或者思政教师担任,而大多数教师缺乏创业实践经历与创新创业精神,这极大的限制了创业能力的专业化培养程度与实效性。
(五)服务缺失——配套机制与设施短缺
我国目前许多高校对创业教育“一哄而上”,然而相应的配套支持机制与平台相对之下便显得更加欠缺。该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技术支持机制、政策服务机制、资金支持机制均难以满足大学生创业需求;另一方面,孵化场地以及实习实践平台的短缺也成为制约创业实践教学发展的瓶颈。
本文通过引入浙江农林大学的创业教育生态化运行实践,提出创业教育生态化运行机制的一种构建模式,为创业教育提供丰富的现实支撑。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化运行实践探索
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可以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以创业型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为基本发展目标,创业主体大学生与各生态因子之间通过信念流动、激励保障、辐射带动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统一体。”[3]本文引入以生态性创业型大学建设为目标的浙江农林大学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案例,分析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化运行机制的构建。
(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浙江农林大学从专业类创业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渗透创业内容,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等三个途径来探索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与专业教育的结合途径。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需求出发,注重从应用领域增选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开设大量适合于专业教学过程,又能传授学生创业内容的专业类创业课程。通过通识类的创业教育课程、专业类的创业教育课程以及部分实践课程,建立系统性的推进机制。从公共选修课和公共必修课两个维度开发一系列贴近时代前沿、符合学生需求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并赋予相应学分,构建起科学、全面的课程群。浙江农林大学的《创业管理学》等8门课程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发展》2门必修课。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单设6学分“生态创业类”课程,要求全体学生必修2个创业学分;在课外单设“创新创业类”4学分,要求全体学生毕业前须获得6个相应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