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光临汇博在线http://www.paper188.com
您的位置:汇博论文在线 > 文史哲学 > 教育教学 > 温故而知新:孔子的教学原则及其当代意义

温故而知新:孔子的教学原则及其当代意义

2018-01-23 15:52 来源: 互联网 作者:姜国钧 浏览次数 2485

问题出在班级授课制和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法。教师和学生失去了一对一交流的机会,因材施教遂成为不可能。教室与流水线唯一不同的是流动的对象不同。流水线上流动的是产品,工人坐在固定的位置上给产品添加特定的零件。教室里流动的是教师,学生坐在固定的位置上,轮换着由不同的教师灌输不同的知识。班级授课制符合效益原则,其作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的事实是难以改变的。但班级授课制不应该成为大学里的唯一教学组织形式,个别辅导、小组教学、学术沙龙等有利于因材施教的教学形式应该在大学里更多地采用。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法也是导致批量生产学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共同解决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特别要提到导师制。导师制是从西方引进的,由一个教师带几个学生,教师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业和生活。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近年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扬州大学、中南大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开始在部分院系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目的是良好的,但近年来的尝试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所期待的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思想品质和学习水平同时得到提高的良好愿望似乎并没有实现。其实,这样的愿望如果是可以实现的,它早就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实现了。我想问题的关键不在导师制而在导师。

导师制最早出现在英国,关于导师的论述我们最好也去看看英国教育家的观点。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对导师的品质和教育方法有长篇大论。他说:“导师的重大的工作在于养成学生的风度,形成学生的心理;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行与智慧的原则;在逐渐将人世的真情实况显示给学生,在使学生喜爱,并且模仿优良的与值得被人称誉的行为;在当学生正做这种行为的时候,给他力量和鼓舞。”[3174我们的大多数导师所做的与洛克所要求的正好相反。用洛克的话说,“我们不是教他们生活,而是教他们学问”。C3j75教学生生活还是教学生学问,是导师区别于教师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教学生生活,但主要还是教学生学问。导师要教学生学问,但主要还是教学生生活。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生称他们的导师叫“老板”,先是工科学生这么叫,后来文科学生也这么叫了。师生之间成了一种雇佣关系。老板的“板”,繁体字作“闆”,不就是门口摆了几样东西吗?如何当得导师呢?当导师的不能只是有项目,有经费,更重要的是有品位,有风度,.格调高,品行端。一句话,要懂生活。给本科生配备导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生活。这样的目的不是课堂上能够达到的,也不是年轻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努力能够达到的,它需要懂生活的导师和学生一起努力。

和学生生活在一起好啊,去沂河游泳有学生陪着,去大海里漂流有学生作伴,总是有学生跑来问这问那,送些腊肉和好酒,不亦乐乎?所以,孔子死也要死在学生的陪护下,而不愿意死在家臣的手里。和学生生活在一起,在和学生的共同生活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这样的导师才可能真正了解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论语·述而》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便是孔子著名的启发式教学原则。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2163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了孔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孔子更重视的是学生的愤悱,而不是教师的启发。只有在学生努力探求一个问题而未得其解,或者是想要表达一种思想而又找不到准确恰当的表达方式的时候,教师才适时地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读《论语》,没看到孔子对学生长篇大论讲过什么道理,常常是学生主动来问,孔子三言两语点出精要。愤悱是学生学习思考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师是不易直接觉察到的,学生来问是愤悱的表现。所以,启发式教学常常采用对话的形式,而且往往是学生主动提问。孔子之时,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已是一种古老的传统。 《易·蒙》卦辞云:“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童蒙谓年幼无知者。高亨解释卦辞说: “言有来学而无往教也。”有来学,无往教,是礼的规定。《礼记·曲礼上》云:“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礼记·学记》云: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墨子对儒家这种“共己以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的教学原则不以为然,而主张“不扣必鸣”。

对年幼无知的童蒙,是否也坚持“有来学,无往教”的原则,另当别论。《论语》中孔子对他的儿子伯鱼是主动施教的。 “陈亢问于伯鱼日:‘子亦有异闻乎?’对日:‘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诗乎?”对日:“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礼乎?”对日:“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11178伯鱼怕孔子,见了孔子就跑。孔子叫住他,要他学诗、学礼,还讲了为什么要学诗、学札的道理。这可以说是主动施教。但对于大学生,孔子则坚持待其愤悱才施教的原则。除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外,至少还有两个理由。第一,这是因材施教的要求。人的材质不同,所关心和思考的问题不同。只有待学生来问,才知道学生到底在思考什么。不同材质的人,对于同一个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侧重点和角度也各不一样。只有待学生来问,并且真正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作出恰当的回答。第二,这是大学人文理想的要求。大学是大人之学,是君子之学。大人是长大成人的人,是能自我约束的人,是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具备了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宰予白天打个瞌睡,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孔子却骂得很厉害,《论语》里面唯一一次见他这样骂学生。为什么?宰予不是小孩了,是大人了,不是小学生了,是大学生了。大学生,最起码的要求要能自觉遵守做人的行为规范,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知识。不堪雕刻的朽木不要送到雕刻家那里去,送去了也雕不成器物。最起码的做人的要求都达不到的人不要来读大学,来了也成不了大学生。因为,大学不是一般意义的大人之学,而是培育人文精神的君子之学。古代的小学和大学有严格的区别。小学教给学生礼、乐、射、御、书、数等生活技艺和社会行为规范,大学教给学生《诗》、《书》、《礼》、《乐》等人文知识。讲清楚这一点是必要的,因为人文知识和技术知识的教学应遵循不同的教学原则。相对于人文知识来说,技术知识具有稳定性和唯一性。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学生来问,答案都是一样的。既如此,技术知识可以面对全体学生主动施教。人文知识则不同,它并没有固定不变的答案,因人因事因时而异。故必待其愤悱而启发之。墨者为工肆之人,反对儒家的启发式教育,主张主动施教,从技术教育的角度来看并没有错。

[上一页1  2  3  4 [下一页]

服务说明

汇博在线(paper188.com)网拥有实力强大的团队,能帮助你实现论文写作方法,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等服务领域.

我们承诺

在您接受本站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后期免费修改、免费指导答辩等。衷心感谢您对本站的信任和支持!

论文指导范围

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博士论文,职称论文代写,领导讲话,报告总结,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党团辅导等代写服务。

发表论文领域

发表省级杂志,国家级杂志,核心杂志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