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路径
2.1 树立“互联网+”思维
农业职业院校既然是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摇篮,就要切实尊重农业人才的成长及其发展规律,把互联网思维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围绕农业职业院校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主动与互联网发展需求相对接,运用互联网技术努力做好专业与农业产业对接、课堂与园区(企业)单位对接、人才规格与社会(区域)需求对接。通过载体创新, 用事业吸引人才、用感情稳固人、用发展培养人[4]。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一是要加强智慧校园建设,着力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及网络技术应用能力,二是要构建网络教学和信息管理平台,推进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和管理信息化,三是要利用数据信息平台,通过平台记录和分析,了解并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行为特点,使农业职业院校在高技能农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因材施教”。
2.2 更新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在课程体系上,提练主干课程,推动跨专业课程建设,优化和重构教学内容,农科类专业增设物联网技术、电子商务等课程。在培养学生农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既要新增学生能够承担本地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等工作的知识传授,还要新增当下智慧农业时代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和无线通信网络,在农业生产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光照、土水、温度传感器,以及数据网关、主控制箱、一体化控制器等进行农作物生长的实时观察、调控与管理,使学生具备解决本地区农业种植、生产、加工、检测等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作贡献。总结、提取“互联网+”背景下农业行业各环节中的信息化应用实例,撰写农科类专业课程案例,重点对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农村店商等农业信息知识和技术进行讲解和传授[5]。
2.3 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互联网环境下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微课、蓝默云班课、超星泛雅、MOOC等途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一是教师角色转换。在“互联网+”背景下要进行课堂教学角色的转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索农业的奥秘。二是采取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互联网资源,查阅相关的农业学习资料,实现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植物识别时,利用校园内部或周边公园的各类植物进行识别,使用“形色”等手机APP平台,在联网状态下拍摄图片识别,认识植物品种、了解该种植物的价值及养护知识。三是利用社交平台师生互动。农科类教师可以充分使用互联网资源,利用学生们喜欢互联网社交的特点,通过微信、QQ、微博等社交APP,定期将最新的农业信息、知识、技能、工艺等通过各类社交平台传递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课余时间及时了解、学习和掌握。同时,教师进行在线答疑,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难点问题。
2.4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对农业职业院校的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6]。首先,“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应了解信息化教学的方式,不局限于传统教学的框架,思想要解放。第二,要熟悉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熟练使用电脑、手机等网络通讯工具,使用如“学习通”、“蓝墨云班课”、“超星泛雅”等网络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第三,教师要学会对互联网的信息采集、整理,并对其正确性进行论证,发布给学生,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准确性。第四,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转变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要充分应用信息平台考核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5 改造提升“六位一体”的实训基地
在实践教学上,加强现代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以传统基地为依托,通过改造提升,建成智能玻璃温室大棚、标准化育苗、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园、农产品电商等现代化实训基地,打造集教学科研、竞赛考证、培训体验、科普展示、服务经营、创新创业“六位一体”的智能化、现代化实训基地,从而使得互联网技术应用并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重新认识“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現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流通和服务模式[7]。要创造网络智能化、精细现代化全真的实践环境,以实现农业信息化为目标,构建实训基地的网络化运营与信息化管理体系,保证对实训基地作物生产的远程监控与管理经营。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作为实训基地后期改造提升的依据,将涉农专业教育从课堂转移到实训基地中。同时开展农业物联网、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等知识的实践教学,有助学生对农业信息化知识的理解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