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阶段,对笔译标准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在19世纪末期,我国第一次有人提出了翻译中的“信、达、雅”标准。首先信是指正确,即翻译不能出现错误;达是指通顺,是在做到信的基础上的更高要求;而雅是对所翻译句子的整体所做的要求,即所翻译的句子保持尊重原著的情况下由笔译者做合理的修改,使句子的表达更加精准,被人接受,从而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2、翻译要尽量保持原著的风格。这是翻译要遵循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当年由鲁迅先生提出的。他的概念很简单,就是既要使翻译的文章易懂,同时要保持原著的写作风格。
3、随着时代的发展,笔译者开始改变自己的思想。在20世纪50,60年代,很多人开始提出并认同“神似”的观点,即在笔译时,不要刻意的追求句子的原有格式,而是要注重其意义上的一致。
(二)现代社会对笔译标准的要求
上文我们提到的三种翻译标准实际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不同的语言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从而了解这个社会。因此对于笔译者来说,首先要尊重源文化的特点,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巧,权衡英语与汉语的结构差异,翻译时对句式做适当的调整。当然无论什么时候,翻译的最根本要求就是要准确,无论是用词,结构设计还是意义的表达上,都应该做到准确无误。
三、笔译者如何提高自身的笔译水平
(一)丰富知识面,为笔译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