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养成教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心理学是认识学生心理的工具,是进入学生心理世界的钥匙。养成教育要有实效,需要遵循心理学原则。这就要求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都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定具有健全的心理。许多我们认为品质低劣的所谓“双差生”,问题可能就出在心理健康上,一个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往往表现为行为习惯不好。因此,养成教育一定要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有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⑵、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客观条件,积极开展多种专题活动,充分调动发挥有艺术专长老师的特长资源,组建成立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兴趣活动小组和社团。通过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信念,动机意志等,不断增强学生自尊、自重、自爱、自信的意识,既能营造出积极健康的校风,又可让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培养其人文素质。
3、学生是否会学习与生活,可以说是检验其这一方面养成教育成败的一个观察口。因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自然是养成教育的主要任务。
⑴、应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作业、学会考试。譬如图书馆可以向相关专业学生推荐一些学习书目,学习重点、要点和学习方法;实训课指导老师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等。
⑵、着重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爱护公共卫生、遵守公共秩序等社会公德的内涵,遵循道德教育“知行统一”原则,创新一些活动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道理,在活动中感悟人生,在活动中收获良好的习惯。
三、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是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必不可少的土壤。应坚持贯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方针,在全校教职工中推行学生养成教育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管理模式,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如在教学检查中,把教师是否在教案和课堂教学中结合了专业特点渗透德育内容,是否做到为人师表,作为考核教师工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育人方面,可以在行管人员中逐步实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度”,把行管人员与“后进”学生“派对”,实行一对一辅导帮助教育。在服务育人方面,不断地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服务质量,通过他们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环境育人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让学生可随处可见名人名言、警示格言;让在学生餐厅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抬头可见。通过学生的视觉,对其身心健康都会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于养成学生文明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以上为本人对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一点浅见。因为中职学生的教育和成长,乃至学校的工作的复杂多样性,不能简单的类化处理,故以上几个方面的概括,不可能涵盖“养成教育”的全部内容。至多只能算是一家之言。笔者想说明的一点是: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归根结蒂,所有工作理应“形散神不散”,“神”应归结到“养成”。养成教育事关学生一生的幸福与快乐,再往大处讲,它事关国家的未来,因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