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目标为本的课程设计
目标为本或程序大纲主张允许用目标或任务来决定内容,以便重新组织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这里的“目标”或者“任务”指通过使用目的语来完成的特别目标和活动。这种新大纲提出了语言教学不再仅仅注重“知识的积累”,而且培养学习者的“潜在能力”。Breen(1984)认为,它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具有不寻常的意义。一方面,目标和任务使我们有可能将语言教学的目标和文化教学的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文化教学也不再被认为是为了提供有关“目的文化”的明晰知识或信息。相反,文化教学更重视对文化知识的应用,并通过应用文化知识,发展学习者的潜在能力。模拟交际教学理论确定了文化知识在交际过程中不可缺少,强调了教学“内容”中考虑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对应用知识的潜在能力培养的补充,又使文化教学在“过程”的层次上进一步得到保证。其实,任何一种语言教学法本身也不可能是文化中性的,语言教学法本身反映了某一种文化价值。Sampson(1985)认为,任何教学法都是与文化紧密相连。尝试与使用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法都意味着在运行着明显化的文化教学。
3 国内相似的文化教学方案研究
20世纪70年代,模拟交际教学风靡全球。70年代后期,中国正实行改革开放,大开国门,面向世界。模拟交际教学作为最新外语教学法传入我国,立刻引起了广大语言特别是外语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这主要体现在对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教学方案的探索上。
3.1 英语教学方面的文化教学方案研究
在英语教学之中倡导文化教学研究之功应首归于原广州外语学院。1978年,原广州外语学院的外国专家和中国外语教育工作者向国家教育部倡议,设立适合中国学生的交际英语课程并编写交际英语教材(Malcolm & Malcolm, 1988)。并在这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和进行了许多艰苦卓著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该校李筱菊教授主编的《交际英语教程》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交际法外语教材,内容与形式都与传统的结构教学法有极大的差异,该教材出版并试用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并为师资培训、课程设置、测试手段、电化教学等配套系统提出了新的问题(胡文仲,高一虹,1997:47~48)。到了90年代,大量介绍、讨论和评价交际法的文章纷纷出现(Li, 1984,胡文仲,1985,司徒双,1985;金国芬,1985,许国璋,1986)。1986年由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把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之后,从国外引进的交际法教材也纷纷展现
在中国的师生面前。
3.2 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文化教学方案研究
由于交际能力概念和交际法的引入,语言课程中的文化教学倍受重视,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成绩斐然。熊文华、朱之俊1980年就提出重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汉语语言学习的社会因素》、《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张占一于1984年提出区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引起了有关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大讨论,80年代后期,赵贤洲、毕继万、鲁健骥、吕必松等纷纷撰文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李润新(1994)分析比较了在语言与文化,关系问题上“文化导入”、“文化融合”等不同说法,提出了“有机化合”之说。同时,教学实践方面的尝试也逐步展开,第一本以交际法为主线的对外汉语教材《交际汉语》也在这个时候问世。
由模拟交际教学引发的种种文化教学方案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是文化教学的“非明显性”,其二是语言和文化在教学中的同一性。因此,模拟交际教学模式是语言文化教学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开辟了语言文化教学实践方面的新天地。交际教学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把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连到一起。文化教学已不再是人为地“强加”到语言课程中去。语言和文化的内在联系也由语言形式,如何负载文化内容以及文化如何左右语言的使用而充分地反映出来。交际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亲身经历交际行为而获得文化知识的机会,并且要求学习者学会应用这些知识,变知识为行动,将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