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光临汇博在线http://www.paper188.com
您的位置:汇博论文在线 > 文史哲学 > 教育教学 > 汉语标记性对举构式的认知和习得研究

汉语标记性对举构式的认知和习得研究

2014-11-17 10:41 来源: 互联网 作者:周艳芳 浏览次数 2470

  (二)“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是基于人类认知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也称现代范畴理论。该理论认为范畴内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具有更多的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可以很好地认识标记性对举构式的构成成分特点。如“A的A,B的B”构式主要的话语功能是对场景的描写,表现场景的纷繁复杂,因此能进入“A”和“B”的常常是动词成分和形容词成分。在特定语境中可以是名词成分和数量词成分,所以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说的说,笑的笑”“红的红,绿的绿”更容易出现,而“南京的南京,上海的上海”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又如“A不A,B不B”构式,该构式主要表达对事物模糊性的评价,事物介于两种状态之间,因此“A”和“B”在语义上必须相反或者相关,具有可过渡性,即在同一个小的语义场内具有不同程度的相互之间的可转化性。“男不男,女不女”,表示既不像男的,又不像女的,是处于一种不男不女的状态。因此进入此构式的“A”和“B”常常以名词为主,动词和形容词也可以进入,但比例较小。各类进入此构式的成分都具有典型和非典型的区别,典型的成员在表达中更常用,非典型成员的使用对语境的要求更高。 
  (三)主观性理论 
  语言表达的主观性是指在话语的表达中多多少少地表达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会表达对这段话的立场、情感和态度。[4]文章论述的标记性对举构式是口语性较强的构式,在使用中常常凸显说话人的主观性。如:“A的A,B的B”的构式通过对典型动作和性质的分项描述来突出对整体情景的描写,突显说话觉得场景纷繁复杂或觉得杂乱的态度。“A不A,B不B”构式表示某类事物既不像“A”,又不像“B”,处于“A”和“B”的中间模糊的状态,经常在使用中突显说话人对所说事物的否定,含有贬义。“A一量,B一量”经常用于描写事物或人,通过对其不同性状方面的描写反映出事物或人杂乱、不集中的特点,多含有贬义,凸显说话人的不满。“A是A,B是B”对举构式在表达中突出要清晰地划分“A”和“B”的界限,分清楚“A”和“B”的性质,突出对事物的分类。“A归A,B归B”构式在表达中凸显说话人觉得“A”和“B”界限分明或者毫不相干,具有强调的意味。 
  三、汉语标记性对举构式的习得研究 
  (一)学习偏误分析 
  汉语标记性对举构式作为一种口语常用句式和特殊句式,在对外汉语口语课的教学中常有涉及,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的习得和教学研究还很少。综观汉语学习者对此类构式的学习,我们发现学习偏误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学习者对汉语标记性对举构式缺少清晰的认识,没有形成总体的构式观。
      
由于汉语标记性对举构式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之课本中此类构式的出现没有连续性,总是跳跃出现,所以教师在教授时总是遇到一个教一个,没有给学生形成类别的概念,即使同一类构式,教师的讲解也是零散的。如遇到“说的说,笑的笑”教师就讲这个构式的用法,再遇到“老的老,小的小”,教师又讲这个具体例句的用法,而没有将其综合归纳起来进行教授。所以给学生的感觉是这些例句是一个一个存在的,学生对语言点的把握是零散的,没有对此类构式形成总体的、系统性的认识。 

  2.学习者对汉语标记性构式的构式特点、构式成分和话语功能认识不清。 
[上一页1  2  3  4 [下一页]

服务说明

汇博在线(paper188.com)网拥有实力强大的团队,能帮助你实现论文写作方法,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等服务领域.

我们承诺

在您接受本站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后期免费修改、免费指导答辩等。衷心感谢您对本站的信任和支持!

论文指导范围

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博士论文,职称论文代写,领导讲话,报告总结,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党团辅导等代写服务。

发表论文领域

发表省级杂志,国家级杂志,核心杂志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