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倾向于采用第一种方式来选择和建构一节美术课的核心环节。实践表明,对笔者而言,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很适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现以人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为例,列举两个实际教学中选择与建构核心环节的案例,以资参看,或供批评。
(一)三年级下册第三课《会动的线条》演示环节设计
【教科书图本】(图3)
【问题预设】
1.如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曲线的动感并有效地形成初步认识?
2.如何跳出“艺术作品”的固有模式,从最直接的视觉感受中形成并强化对于线条动感的认识?
【环节描述】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并结合问题引导。
师:我们来看看,1、2、3这三个数字,你觉得哪一个比较有动感呢?(图4)
生A:……
师:我们再来看看,A、B、C这三个字母,你觉得哪一个比较有动感呢?(图5)
生B:……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呢?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生:……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数字1、2、3和字母A、B、C中所包含的曲线部分。(图6、图7)
师:发现问题了吗?
生:……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同伴间的交流形成结论——包含曲线的数字或字母显得有动感。
【设计意图】相声表演关于“包袱”的界定中有句话叫作“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笔者以为,美术教学环节的设计可以借鉴,“出乎意料之外”,才能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在情理之中”,才能具有认知上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1、2、3”、“A、B、C”,这些貌似与本课内容毫无关联的符号,经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观察,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曲线与动感间的必然关联。这些符号既不是绘画,也不是摄影或雕塑作品,从而使得“会动的线条”这一预设主题跳出了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的范畴,提供了更具普遍意义的认知启发。在这里,课程的特殊目标(造型要素及其规律的认知)和一般目标(一般认知)巧妙地联系在一处,同为目的,又互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程的价值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