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写一写你读完这四篇文章后的收获。
学生经过阅读,会发现这四篇文章选择的思乡物象不同、思乡背景不同,文体上有诗歌,有散文,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相同之处是都采取借物抒情的方法,表达了浓烈的思乡之情……在畅谈收获时,有学生从文章表达的情感来谈,有学生从阅读的方法来谈,还有的学生从乡愁类文章“借物抒情”的写作技法来谈……这样的拓展阅读,在提高阅读实效的同时扩大了阅读空间,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不仅训练了“浏览”“概括”“归纳”的阅读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对事物的感受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一篇(含同一主题)课内教材带整本书
随着文本示例的学习增多,“一带N”拓展的深入,学生会逐步掌握独立阅读的方法,进而展开对整本书的阅读。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篇,名篇选自一本本、一部部名作。《卖火柴的小女孩》选自《安徒生童话》,《将相和》选自《史记》,《用奇谋孔明借箭》选自《三国演义》,《景阳冈武松打虎》选自《水浒传》……语文教学在引领孩子感悟名著课文“篇”的魅力之余,还应激发起孩子们对名著的兴趣,指导学生从单篇文章阅读走向长篇作品阅读,从名著梗概、精彩片段的阅读走进相关的文学名著的阅读。让他们在经过统整的、有意义的阅读情境中体会经典作品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精湛卓绝的艺术造诣,从而能够进行系统的知识建构、思维重组和情感体验。
在拓展整本书的阅读时,我们可以使用基础性学案(即学习课文时所用的学习方案)。例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的两个学案如下。
学案一:
骆驼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默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案二:
课文结尾写道:“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那些“景色和人物”指的是什么呢?读读感受深刻的场景,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简单作些批注。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著名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在带读《城南旧事》这部著作时,可以形成如下拓展学案:“课文结尾写道:‘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在《城南旧事》中的故事里,那些‘景色和人物’指的是什么呢?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读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这一学案综合了两个基础性学案,对读懂《城南旧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不仅对英子的童年有了更丰富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亲历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有助于学生形成自独立阅读的能力。
在整合的基础上还可以创新使用学案。有教师教学北京版教材第12册第五单元时,以“父母之爱”为主题,将《母亲的纯净水》《我看见了大海》《零点降生的女孩》三篇课文进行单元组合阅读。学生主要依托如下学案进行学习。
文中的少年在成长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或困难?父母是怎样帮助他们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将学习收获记录在表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