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双创”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发展“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合理运用至关重要。黄林楠、丁莉认为:“双创”教育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萌芽阶段创新意识的培养、培育阶段“双创”素质的提升以及孵化阶段创新创业实施成长[23]。马林对高职院校发展“双创”教育的模式进行了研究:一方面是教育主导,发挥“双创”教育主渠道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是丰富载体,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支撑平台[24]。李志义提到我国目前“双创”教育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第二种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实践锻炼;第三种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素养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经济方面的支持[25]。姜慧、殷惠光、徐孝昶在高校个性化“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中谈到:一是树立个性化的“双创”人才培养理念;二是构建层次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建立个性化的“双创”教育体系;四是优化“双创”教学评价体系;五是完善个性化“双创”人才培养保障措施[26]。滕智源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更新以及行业用人需求变化速度加快,传统的“双创”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自身和社会的需求。提出以“互联网+”新业态为切入点,探索“三个整合”的“双创”教育新模式,建立“交易”平台,拉长教育“战线”,建立具有“智慧性”的学堂,让教育的“种子”丰富起来,建立“共享”区间,让教育“节点”串联起来[27]。张永民、鲁伟、周斌强调高校“双创”教育要与学生学习特点对接,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爱好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28]。
四、“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性研究
专业教育是“双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是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深层根基。离开专业教育谈“双创”教育,会导致“双创”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包含了“双创”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育活动的深度融合。为了营造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者应该转变观念,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对“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关系性的认识仍然存在误区。李志义在“双创”教育之我见中提到:目前高校的“双创”教育还是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技能训练活动,未能走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脱离的窠臼。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获得并未完全根植于专业教育之中。刘伟、邓志超、邵月花、认为:“双创”教育未能获得和专业教育同等的地位,两种课程未能有机融合,甚至出现“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师资缺乏,课程体系不健全[29,30]。
加强“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刻不容缓,但是加强两者的融合不可盲目,要注意相应的方法和原则。黄茂认为实现“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应该做到:一是在教育观念上强化“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二是高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要进行相应的整合[31]。崔红艳认为:在课程方面进行专业课程改革,突出创业意识培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倡导公益创业,实现个人与社会的价值[32]。刘艳、闫国栋等人提出加强“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双创”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融合;二是“双创”教育和实践教育活动融合,培养创新创业素质[33]。卢淑静谈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融合的基本原则:一是“双创”教育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自成体系,而要适应社会发展,结合专业的特点加强融合;二是技术创新和思维创新兼顾;三是自主创业和岗位创业并举,使得“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形成合力[34]。研究发现,对于“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方式,大家一致认为:一是要树立“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观念;二是要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三是建立相应的师资队伍;四是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实践教学支撑。
加强“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两者相融合也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和意义。王福英、林艳新、侯新提到:首先“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次专业教育是“双创”教育的基础,再次“双创”教育起到强化专业教育的作用[35]。孙钦秀、高汉峰、邵月花认为:一方面,两者相融合能促进“双创”教育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两者相融合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再者,“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能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最后“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能提升学生的职场发展力[36,37]。卢淑静认为:“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具有现实性价值,两者相融合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具体表现和实施途径,可以引领专业教育的革新发展。“专业+创新创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双创”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专业教育的变革目标[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