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事而化,创新心理健康“立人教育”育人体制
做好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要有问题意识,要切实把准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脉搏,主动贴近学生诉求,及时、积极回应学生心灵关切、思想关切,直面学生的需求和期待,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开发学生潜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吉首大学心理健康“立人教育”,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阳光个性和健全人格,增强工作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提高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对进入吉首大学求学深造的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人格和精神、意志和个性、智慧和身体诸方面,予以全面、系统、科学的引导和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创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的灵魂。心理健康“立人教育”把学生的培养和学生的发展,强烈激发学生的内在成长、成才动机,作为自身的终极目的。理念变,天地宽。从理念层面来看,“立人教育”把自身确立为一种“人本教育、全人教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不仅是当代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理念构建,同时,更是一种新形势下吉首大学创新推进的具体地做新、做活、做实的高等教育实践形态,是心理健康教育从消极走向积极的实践形态。“立人教育”以德育为先导,以智育为基础,以体育为本钱,以心育为内涵,以美德为格调,不仅注重心理发展,而且向心理、社会、道德、价值观等全面发展。通过“立人”系统工程,从“道”(真理、价值观、思想品德)入手追寻“德”,建构道德;从“慧”(人文精神、科学素养、知识结构)入手启迪“智”,养成智慧;从“健”(身体健康)入手练就“体”,铸造体健;从“正”(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个性优化)入手涵养“心”,培植心正;从“美”(个人才艺、兴趣爱好)入手提升“趣”,形成美趣,从而使学生从“单面自然人”转换成“全面社会人”,从“工具模式人”转换成“情感理性人”,从“病态麻木人”转换成“正常正义人”,从“自私怯懦人”转换成“无私无畏人”,从“孤独愤青人”转换成“融通理解人”[4]。“立人教育”其核心内涵立足于“立德、立志、立业和树人、达人、惠人”,致力于学生的积极品质,专注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进而使“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有了更趋具体的内涵,有了更为清晰的目标指向与要求。这将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自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用中国梦来激扬青春梦,努力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并照亮前行的路。
(二)创新教育模式
思路决定出路。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超常潜能,每个学生都需要超常教育,要善于发现、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同其他的高校比较,吉首大学心理健康“立人教育”模式、体系拥有独具自身风格的“新三字经”特色:第一,从学生的培养规格来看,努力做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优个性”,其中“优个性”就是要注重人的优秀品质与美好心灵的塑造;第二,从学生的行为与工作方面来看,努力做到“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这其中就蕴含着让每个学生都要学会自己发现、发掘,积极寻找自身与他人的美德、优点与优势,学会用自身的美德、优点与优势去积极生活,用自身良好的职业操守、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抗压能力、敬业精神影响他人,让学生对自身、对社会、对生活、对工作、对集体充满希望和乐观,有工作目标,有生活目标,有事业追求,体验成长、成才和成功的快乐、幸福与价值感;第三,从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来看,努力做到“深交流、广积德、勇实践、敢于先”,这其中就要重视个体性功能,每个学生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个体,都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让每个学生成为积极健康的人,成为拥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正向力量和责任担当的顶天立地、和谐发展、走向幸福的生命个体。
(三)创新育人体制
学校注重探索积极心理学和本土文化的有机契合,注入活力,致力于本土化实践。通过深入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功能、树人理念、助人过程和成人方式诸方面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走出自己的路,着力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悄然实现“五个根本转变”:即从局部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向全面的、整体的素质教育观念转变,从重在治疗心理疾患的工作模式向“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育活动、指导咨询、危机干预、调查研究、激发潜能、人格塑造、个性优化”的“八位一体”工作模式转变,从课堂的、单纯的、单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向实践的、结合的、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转变,从由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兼任的队伍结构向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结合、朋辈为补充的队伍结构转变,从学校主导向寝室—班级(社团)—学院(所)—学校完善的“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转变。坚持做到“十个有机结合”: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化多元发展、多元开放、协同联动、合力推进,把普及性教育与专题性教育有机结合,普遍性教育与特殊性教育有机结合,全程性教育与阶段性教育有机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朋辈互助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教育辅导与预防干预有机结合,一般教育与个别辅导有机结合,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有机结合,突出人的主体性与突出人的发展性有机结合。以实践为逻辑起点,努力构建起覆盖全校学生,融入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和领域,同时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而实施的“心理素质培养、心理朋辈互助、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困扰辅导、心理障碍咨询、心理危机预警、心理危机干预”的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