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主要特点:开发高校研究生的潜力,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量;发展世界级的研究生院,培养高精尖和具有竞争力的研究开发人员,提高国家科研的能力和水平;培养专门化的地方性大学,加强产业界和大学的联系;改革大学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四,存在问题:资金分配不均,破坏公平竞争原则,扩大了顶尖大学和其他大学的落差;按照教育部规定改革,导致大学缺乏自治和独立性;产业界大学投入较多,基础与人文科学投入不足,加剧了学科不均衡发展。
(六)俄罗斯“联邦创新型大学计划”( Inno-vation University of Russian Federation)
第一,项目主要内容:分阶段从能源消耗较大的领域遴选出创新性大学资助,第一阶段选取17所大学,每所大学2年10亿卢布约3400万美元,第二阶段选取40所大学,每所大学2年20亿卢布,约6800万美元。 2009年教育科学部发起竞争国立研究型大学地位及十年资助项目,第一个5年6000万美元资助。
第二,阶段性成果:2006 - 2008年57所大学获得了联邦政府的资助,每所大学获得3300万美元;2008年,国立核研究大学和莫斯科的几所科技大学被授予国立研究型大学地位,并在未来十年接受国家资助;2009年,12所大学被评为国立研究型大学,其中9所是科技大学。该项目为大学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机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三,主要特点:支持地方大学合并,加强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项目遴选倾向于应用性领域,主要资助科技大学(前苏联的理工学院);大学资助需要通过竞争获得,如果某大学不能成功完成所申报项目,其国立研究型大学地位将被取消。
第四,存在问题:对建立世界一流大学政策没有详细阐述,缺乏创新大学建设的方法与评价标准;倾向于应用研发领域,低估了基础学科研究;学术自由、同行评议、决策透明和公开竞争缺乏,成为计划实施的障碍。
(七)印度“14所世界一流大学”计划( 14World Class Universities)[18]
第一,项目主要内容:创建新的14所世界一流大学,增强印度大学全球竞争力。政府承诺将用于高等和技术教育的经费拨款较“十五”规划提高5倍,教育经费占五年规划总额的比例也从7. 7010增加到19. 4%,拟建14所大学将从中受益。大学选址和启动工作在规划期间应予优先考虑,并由邦政府从各方案中评估决定并提供免费建设用地。
第二,阶段性成果:项目的正式启动工作尚未明确,还更多地停留在概念阶段,最终结果还要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第三,主要特点:在保持自主权前提下,由政府与私人、外国教育部门或高校共同筹办;积极寻求与美国大学、英国高等教育部门合作办学;学科领域涉及自然、人文、社会特别是工程和医学;在‘卓越潜力大学资助计划”基础上,继续给予特殊资助和教学科研支持,提升师生尤其是年轻科学家的研究水平。
第四,存在问题:新建大学名称、办学模式一再摇摆不定,许多项目都未能完成规划报告或是等待审批,或是尚未开始,计划实施效率低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扩张的速度惊人,引发诸多如就业艰难、师资短缺等问题。
一、比较与评价
(一)共性分析
七个国家的政策特征是加强一流大学的鼓动性、推动目标实现的高投资性、提升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性,表现出以下共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