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教师的要求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和愿望
在教育工作中,教師提出的各种行为要求过高,脱离了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或提出的要求与学生原有的需要和愿望相矛盾,这些都容易使他们产生不满和厌烦情绪,并导致他们不去接受和执行。
三、解决逆反心理的策略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对逆反心理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要根据其成因区别对待,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增强自我调控意识。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尤其要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要有爱心、耐心、宽容心,要讲究教育和批评的艺术。要努力增强自我调控意识,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真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处理问题要公正、公平,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为避免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教育者必须严于律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威信,待人处事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多做贡献,廉洁奉公,身教重于言教,造就"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应,避免"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现象发生。
(二)教师要理智、冷静处理问题
对于学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正确、科学的客观环境要求表现出的抵触情绪及相反行为),我们必须加以理智处理,不能简单粗暴对待。譬如,当学生在课堂上公然顶撞老师时,我们教师不能因为自己丢了面子、失了威信就大动肝火,这只能导致师生冲突加剧,教学秩序失控。此时教师必须理智、冷静,不妨大度一点说:“为了不耽误其他同学学习,我们课后再谈。”课后教师要心平气和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学生一般都会心悦诚服。教师要善于说服、劝告、减弱以至纠正这种逆反心理现象。我们教育者要做爱的使者,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千万不能冷落,相反要倾注更多的爱,让他们感到老师确实没有嫌弃他们,而是在重视、关心、爱护他们,从而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纠正他们的逆反心理。
(三)移情疏导
人们的情绪和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交流的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要力求以自己健康愉悦的情感与言行去感染学生,从而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动机与需要。要尊重与信任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内化活动才能实现,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前提是充分的尊重。要相信学生都是有求知欲并乐于助学的人。要理解与支持学生。理解学生由于未能很好完成学业任务而产生自卑与自责心理。理解学生现实的处境,他们由于学习上的落后,已经受到或正在受到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轻视。理解学生现实的愿望,支持学生的上进心与积极表现自己特长的愿望等。对待学生要守信,要宽宏、忍耐。
(四)情境熏陶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增进师生间的沟通,有助于教师不断地调整与校正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优质、高效。
(五)形象感染
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的困难的任务。”教师承担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教师工作有很强的示范性。因此教师必须持“以教人者教已”的态度,学而不厌,为人师表,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陶行知)。古人云:“见贤思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个知识广博、业务熟练的教师自然会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六)家校结合
家庭和学校是小学生受教育最重要的场所,作为学生受教育的两个不同的场所,两者对学生的教育观点必须一致。比如一些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处处受到家长的偏爱与庇护,养成了高傲、自私和心胸狭窄的性格,进入学校后,更显得固执已见。听不得劝告与批评。我们不但要加以细心教育的引导,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还要有意识地讲一些有关骄横而贻误终身的事例,更重要的是要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家校结合,求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