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书。学生在按基础性学案读懂这本书之后,又拟定了创新型学案:“阅读《我与地坛》一书,除了感受到母亲对我的爱,还感受到了什么?在其他方面还有哪些新的收获?做好读书笔记,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同学分享阅读体验。”学生在经过潜心阅读之后,对整本书蕴含的人文精神有了个性化的理解:母爱的伟大在于隐忍与奉献,作者在母爱的感召下变得坚强、乐观……还有学生在读这本书时,渐渐地关注到史铁生这位作家,查阅了作者资料,进一步拓展阅读了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更多地了解了他的写作风格。这样的阅读过程俨然成为了一个阅读体系,学生的阅读空间被无限扩大,阅读能力也得到了跨越式增强。
二、“一体设计”提升
“一带N”的阅读策略,由课内阅读引向课外拓展,又将课外资源回溯到课堂之中,不仅充盈了教材,扩大了语文学习的外延,还实现了课内外阅读的一体化,即发现课内外阅读在内容上的一致性,表达上的关联性,教学目标上的衔接性与发展性。通过学案的迁移、联结与发展,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用课外阅读反哺课内阅读,从拓展阅读到读写一体,从而提高“一带N”拓展阅读的实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学案迁移,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
“一带N”式拓展阅读,是由“一”辐射开来的,“一”与“N”在内容或者表达密切相关的基础上,通过学案进行“一体化”设计,就会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学习完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可以拓展阅读魏巍的《我的老师》,因为这两篇文极其类似,都是通过作者回忆老师的具体事例来感受老师是个怎样的人,都是表达作者对老师的思念之情。这样,在拓展时进行学案迁移,就巩固了学法,强化了技能,也进一步明白了原来关于写老师的散文可以这样读、这样写。当然,学案迁移,不仅仅是“拿来”,有时要根据文本与学情修改后运用,也有的时候以学习课文的学案为基础,适当开放,这样能更好地彰显学生的个性。
“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中的“带动”,不仅仅是视野方面的带动,而且是发现读的规律、写的技巧方面的带动。
(二)学案联结,用课外阅读反哺课内阅读
拓展性阅读的功效众所周知,在开拓阅读空间、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等方面都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通过学案联结,还可以将课外拓展阅读的内容与课内阅读结合,使之对课内阅读起到反哺作用。
例如,特级教师张立军在执教老舍先生的《草原》时,将《内蒙古东部纪游陈旗草原二首之二》这首诗引入课堂。
请同学们阅读“情深”这一部分,试着把诗句补充完整:
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
祝福频频____,举杯切切____。
老翁犹唱当年曲,少年新添时代装,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