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适时地有序地组织了合作学习,在合作探讨中,学生目标明确,在小组间充分表达,并有据可依,同时进行的修改策略的探讨也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这样的交流让学生的知识丰富起来,内心动起来,主动探究的欲望也越来越浓厚,思维含量也增加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3. 因势利导,构建对话式教学形式,提高思维的深度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语文教学中“对话”越来越被教师重视,对话教学打破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但也绝不是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相对民主、开放、和谐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此模式中是成长、发展的主体,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可以与老师、同学、文本展开有效的对话,在对话交流中,思维在不断碰撞,所得越来越丰厚,思考越来越有深度,在对话过程中学生也能提炼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1)打破写作教学的常规教学模式,让学生“发声”,让对话更有质量。在常规的写作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性的遵循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命题并指导写作、学生独自写作、教师批改并讲评。如此僵化的模式将视线过多停留在命题和结果上,并没有对学生写作的全过程给予关注,也让学生在如此枯燥的模式中失去对写作的兴趣。新课标对写作的描述是“写作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写作过程其实也是对话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教师、同学之间的对话,也是学生内在思想的对话。
如王利琴老师在《借助联想抒发情感》一课中遵循从案例中来到案例中去的原则,有选择地挑选典型的写作案例,和学生进行着平等地交流:
师:下面我们就着眼于“借助联想抒发情感”,给《奇幻的云》一文提出点修改意见吧。
生:我觉得首先可以请这位同学确定一下他联想的中心,就是他一定要在一个大的背景之下再进行一些联想,可以选联想中的任意一个;然后联想的层次要有一些深度,不要停留在一个平面上,在时间上递进,或者在表现中心的深度上作一些递进;最后,也要抒发一些情感,不要就这样戛然而止。
师:请坐下,刚才小殷同学提出了这样几点意见,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中心,然后可以在时间的变化上针对云的特点一步一步展开描述,联想的层次要深刻,最后再抒发一定的感情。还有同学有其他修改意见吗?
生:我觉得他可以把云的特点再抓得紧一点,从他说“绵羊毛一般”“不快不慢地漂浮”和“水乡小镇”,我觉得他前面大部分是比较柔和,是一种温暖安静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最后一小节就可以不要,而且再添更多的合适的例子,比如“飞船”就不是很合适,可以添更多让人感觉宁静安详的例子,这样就可以把云带给人的感觉写得更加合理。
师:很不错,请坐下。其实我们同学针对这篇文章,应该都有自己的想法,如何修改能让这篇文章从C级稍稍往上提升那么一点。下面不如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来帮助这位同学作一些修改吧!注意抓紧时间,我期待同学们修改的成果!
……
“我们的思想往往是在跟别人的不断交流中渐渐丰富起来的,我们思维也可以在跟别人思维的合理冲撞中渐趋活跃。”在这段对话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时,教师在肯定中进行扼要地总结,教学目标也逐渐浮出水面。学生的个人见解得到认可后,内在驱动力更足,为下个修改文章的环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抓住矛盾设置话题,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生长点”。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往往不再满足于一些刻板的答案,而开始追求多样化的、具有个人见地的答案,基于这样的前提,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思维提供一些“生长点”,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而教师挖掘文本中矛盾点来辨析质疑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