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其来说可谓终生受益,作为一名小学生,从小就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小学阶段正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好时机。因此,小学生在校期间教师要认真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在培养他们时教师应身体力行,给学生做出榜样。并通过课堂教育进行良好习惯的渗透,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习惯就在他们周围,并且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培养对他们独立、自信的好习惯,学校也要开展各项活动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净化学生周围的环境。
关键词:习惯;榜样;渗透;独立;自信;教育环境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终生都是受益的。良好的习惯应该从小养成,而小学阶段恰好是一个人各种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适时地对其行为习惯进行必要的培养和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在小学阶段有目的地对小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教育,是每一位老师必须认真做好的一个重大课题。那么小学生的习惯有哪些呢?他们的习惯有: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品德习惯。下面就是我对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一点浅见。
一、各种习惯的主要内容
1.生活习惯,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互的谦让、怎样说话、怎样锻炼、生活节俭、个人卫生、睡眠、个人的时间安排、坐立行走的姿态、各种规则的遵守、有计划的做事、与人合作、顽强毅力等等方面,这些内容都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学生时应注意加强自身的修养。
2.学习习惯,它包括学生怎样才能学得好,这就需要制订一个计划,从预习开始,上课认真听、认真思考、提出问题、做好笔记,同时写字工整,独立完成作业。课后要复习,整理改错,善于观察思考,积累知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从开发自己的潜能,自我评价等等这些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品德习惯,它包括人和人之间要相互关爱,要有责任心,要讲文明、懂礼貌,诚信、乐观、豁达,尊重他人,还要宽厚待人,热爱劳动,爱帮助他人。要懂得与人分享,有错就改,自信、独立。在尊老爱幼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学生进入社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应身体力行,给学生做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师就要起到带头作用,教师平时的习惯就要规范,它包括教师的仪表、教师的言行、教师的态度等,作为表率,教师要做到衣着大方得体,仪表端正;说话文明,在各方面应以身作则,一丝不苟,处处做学生的典范,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动,把高深的思想理论、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使学生在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范例中获得难忘的印象。总之,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道德楷模和学习的榜样。
三、教师在课堂教育时要进行好习惯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