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职高专语文教学具有专业教育的性质,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语文教学,具有特殊性,主要体现为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教学结构的不同。当今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要改进高职高专语文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帮助学生拓展就业空间。
关键词: 高职高专语文教学 面临困境 改革方向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能性人才为目的专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而非“学科性”,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在于“高等”而非“一般”。这决定了高职高专语文课程不是中学语文的简单延续,也不能向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看齐。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状况和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高专的语文课程有其特定的教学环境、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为了提高高职高专院校语文的教学水平,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某些教师对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学进行探索、改革,在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取得成果,但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一、高职高专语文课程开设的背景
1.学生状况
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学生的入学门槛低,基础素质低。就语文而言,多数高职高专学生在汉字音形义的知识、语法和修辞知识、基本的阅读、写作及口头表达等方面体现得不尽如人意,严重制约他们的就业空间。有目共睹的是,高职高专新生入学第一堂课上的自我介绍,绝大多数学生做不到完整、流畅地进行自我介绍。
经过高考的分流使学生走上不同的道路,高职高专学生面对不可置疑的考分差距,自然会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甚至会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会严重影响他们对待学业的态度,从而阻碍他们的发展。不仅如此,他们的自卑导致不爱交流、不爱说话,影响交际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的锻炼,进一步制约他们的发展空间。
2.课程性质
高职高专教育明确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需要掌握的是实用性专业技能。虽然语文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人格魅力的塑造、沟通能力的培养、基础业务能力的锻炼、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无可置疑的作用,但是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使其无法实现即学即用的实效性目标,因此在高职高专课程体系面临困境。
3.课程设置
高职高专学制三年,还有一年的校外实习,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给学校的人才培养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不得不压缩公共课程的课时。“两课”有国家严格规定的课时,英语、计算机有考级的压力,大学语文在高职高专的课程开设中被边缘化。
从小学到高中都开设语文课,教学目标和授课方式都按照考学要求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教材涵盖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因此,高职高专语文如果仍旧沿袭传统的教材模式、教学方法,就难免使学生感到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