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化运行机制;浙江农林大学
在当下社会,“创业”已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热门话题,“创业教育”成为了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目前的高校创业教育亟待转型升级,从运行机制上彻底克服系统性不足、支离片面、途径单一、缺乏实践等问题,从而在高校内部构建起一套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创业教育生态化运行机制。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历史探究
根据徐小洲和李志永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制度与政策选择》中所述:“上世纪90年代末,创业教育开始在我国高校出现,成为我国大学一种新的教育类型。经过10多年的探索,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引导下的多元试点和试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发展模式,即课堂教学主导型模式、创业意识、技能提升型模式、综合型模式。”[1]
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了广泛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鼓励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1999年国务院批转《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并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一系列政策牵引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为教育的探索和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正处于第一阶段(开展创业教育)向第二阶段(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探索时期,而这一过程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便是教育机制的系统性缺失问题。高校在创业教育机制上仍然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性规划,出现了教育目标狭隘、与专业教育和实践脱节、课程缺乏系统性、师资队伍能力素质欠缺、实践平台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高校的创业教育仍然处于支离肤浅、实效甚微。以下为具体阐述。
(一)理念缺失——教育目标狭隘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创业教育的工具化倾向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偏离。目前国内的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普遍比较狭隘,他们大多认为创业就是创办企业,创业班毕业的学生就必须以成为一名优秀的
[收稿日期]2017-06-09;[修回日期]2017-07-18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规划重点项目“创业教育生态化理念、体系及实现途径”2014GH004);浙江农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化运行机制研究”(GJYB2017027)
[作者简介]王康(1985-),男,浙江义乌人,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创业实训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卢晶(1987-),女,浙江临安人,浙江农林大学发展战略管理处职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理论;李锦威(1993-),男,浙江丽水人,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生态文化;马小辉(1975-),男,浙江东阳人,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创业就业,创新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