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倾向;研究综述;大学生
一、引言
创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国民就业机会,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鼓励创新创业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举措[1]。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引导下,全民创业的热情持续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自主创业的行列。而大学生作为主要待就业群体,同时又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所以鼓励大学生创业成为我国大众创业背景下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创业是一个需要社会多方支持的复杂过程,实际上大学生校内创业的机率并不高,即使是应届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也只有占总体的3%[2]。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大学生在毕业几年后等到时机成熟再创业的比例不在少数,《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相比毕业时提高了2.4倍[3]。根据认知理论的观点,创业行为是基于创业倾向而产生的,创业倾向是创业活动的先行因素[4],是预测创业行为的最佳变量[5],创业倾向高的大学生极有可能在毕业后几年内选择创业。因而,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倾向,进而增加大学生实际创业行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的创业倾向相关研究中,大多是基于Shapero提出的创业事件模型(ModelofEntrepreneurialEvent,SEE)和Ajzen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而展开的[6-7]。其中创业事件模型将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和行动倾向当作影响创业倾向的主要变量,而计划行为理论将创业态度、主观规范、可感知行为控制列为是影响主体创业倾向的三个变量。Krueger等研究发现两个模型又存在耦合之处,即感知期望等同于创业态度,感知可行性等同于可感知行为控制[8]。学者们以TPB理论和SEE模型为理论基础,融入具体情境,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模型,如Krueger等在以上两个模型的基础上,将创业的希求性和可行性当作创业倾向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新的创业倾向模型[9];范巍、王重鸣通过对比以往研究,构建了以背景因素、环境因素、个性特征为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10]。这些研究大多分析了创业发生机制中创业倾向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和路径。通过梳理文献将大学生创业倾向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内外环境、创业自我效能感。个人背景主要指性别、专业、家庭情况等人口学变量;人格特质是指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特质,现有研究中以讨论大五人格(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创业态度居多;内外环境可分为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其中不少学者研究了角色榜样和创业教育两个变量对创业倾向的影响;而创业自我效能感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与之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倾向的影响机制方面。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进一步厘清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倾向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从而为大学生创业倾向、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二、相关概念及维度划分
(一)创业自我效能感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首次提出了自我效能感,将其定义为个体面对特殊情景时,对是否能有效地完成某个行为的判断和信念[11]。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是个体对完成某种特定任务的自信程度及完成到何种水平的自我评估[12],它不涉及个体具体技能而只是一种心理状态,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任务情境下,自我效能感受水平也会存在差异,所以只有将其引入具体领域及特殊情境中才具有现实意义[13]。因而将自我效能感置于创业语境下便衍生出创业自我效能感(EntrepreneurialSelf-efficacy,ESE)这一概念[14],学者们将其定义为个体对其能否成功完成各项创业任务和扮演创业者角色的自信程度[15-16],它被认为与创业倾向有很强的正相关性[17]。
(二)创业倾向
创业倾向(EntrepreneurialIntention)又被称作创业意向或创业意愿,Bird将创业倾向定义为个体渴望在未来开始创业或是创建组织的强烈意愿,并且这种倾向是一种发生于创业行为之前的有意识状态及必要过程,能较强地预测创业行为[4]。创业倾向是个体对是否创办一个新的企业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对创业态度与能力的一般描述,它能将个体行为指向既定目标[18],并且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有计划地去实施[19]。现有的研究对创业倾向的测量达成比较一致的认识,通常将创业倾向划分为创业可行性和创业意愿两个维度,创业倾向的测量以多项目连续测量方式为主[13],量表题项中关于创业打算的时间周期一般为大学毕业后3年至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