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组织学生到附近农村参观、调查和实际测量等活动,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特别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也不善于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造成了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脱节,于是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太抽象、不容易理解,对数学学习也就不感兴趣。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与时俱进,摒弃旧的教育理念,不断学习实践,更新教学观,使我们的教学适应现代儿童的发展,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是怎样利用身边数学的。
一、结合日常生活,寻找身边数学
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注意观察,发现活动中有利学生数学发展的因素、情景时便进行随机教育,学生容易理解其中的数学概念。例如,孩子们发现车胎是圆的,很多房子的屋顶是斜的,玩具形状、颜色、大小不同,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有多有少,整理玩具时可按形状、颜色分类,散步时可说说花草的形状、颜色,户外活动可说说自己的所处位置,进餐时将碗、筷和勺一一对应,上下楼梯时数一数阶梯等等。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情景中获得到了数学知识和经验,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日常生活中,孩子处处都能接触到数和形。鸟、树、鱼、花、虫、草、人、车、楼房等皆可作为孩子有意义的数学材料。怎样去获取这些材料呢?
1、用慧眼去观察。如:在逛公园时可以点数公园里的花、鸟、树,池搪里的鱼和其他小动物,比比它们的大小、多少,通过帮助它们排队,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走楼梯时,数数有多少级台阶,比比栏杆的长短、粗细等;散步时,和树比比高矮,抱抱以感知树的粗细;逛街时点数、比较、区分过往的汽车、行人、楼房和路边的电线杆;在逛商店时,认读商品的价格(主要是认读数字和学报简单的价格)、比比商品的轻重,以及从商品的归类摆放中让孩子初步感知集合;通过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材料使孩子亲身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中,让学生在玩中(即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自然地、轻松地、不知不觉地获得数学经验吃饭时,可以通过观察碗、筷、盘的形状,迁移几何图形的知识……
2、用手去感知。教育的目标不仅要求传授给学生粗浅的数学知识,更应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技能。我有意识的组织和引导孩子通过看、想、问、寻找、自己动手或请成人帮助获取需要的数学活动材料,这样为数学活动材料比起由教师们为他们准备的现成材料,在操作中更能吸收他们的注意力和调动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让孩子们亲自到学校小卖部去买3个0.5元的本子、4个1.4元的面包……就能感受小数乘法的实际操作了。让孩子们到操场自己设计400的跑道,同学们就会主动学习跑道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两个长+一个圆的周长)怎样才能使第二跑道与第一跑到同样长呢?学生就会自觉进行第二跑道周长的计算……如此类推,学生就轻松的学到了数学知识。
3、用心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学生通过慧眼观察、用手感知很容易感受到。但要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知识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方面需要教师的引导,将直观的数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数学信息分类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用心体验,用心感悟,还要用心积累。
二、贴近生活创设情景利用身边数学
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新知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实际,挖掘数学资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比如,我在上四年级小数一小节时,我让学生测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学生通过测量知道教科书的长和宽不是一个整厘米数,如果不能用近似数来表示,那怎么办呢学生讨论后说可以用复名数来表示,这是肯定的。但我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最后,我再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学得有味而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