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养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终于揭开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神秘面纱[1],并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和热烈讨论。围绕着学生个体终身发展和建设健全社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涵盖了三大方面的六项核心素养,包含十八个要点的必备品格、知识基础与关键能力[2]。根据核心素养框架所刻画的“全人”形象,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应受到充分的重视和利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简单地依靠说教,而且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形式多样、活动性强[3],因此除了心理课程的开设,学习还需要配合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感悟、转变,发展核心素养的心理成分。
本文将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阐释:第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培养哪些核心素养的心理成分?第二,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形式特殊的心理教育活动,它对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何作用?在实施中应注意哪些原则?
一、核心素养的心理要素
“素养”是指一种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复杂综合体[4]。对核心素养框架中18项要点的内涵[5]进行剖析,我们发现素养包含了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人格等心理要素(表1)。如“自主发展”方面的“健康生活”素养包含的“健全人格”与“自我管理”两项要点,前者涵盖了积极的心理品质、有自制力、有抗挫能力等心理要素,后者涵盖了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等心理要素。可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培育个体核心素养时重要且不可缺失的一环。
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同时,它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那么在小学阶段,学校应该从哪些心理要素入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框架中18个要点的内涵,参考研究者划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素养结构[6],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存在问题[7][8],本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①认识自我(积极的自我评价、自信自爱),②自我管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时间管理),③人际交往(沟通交流、团队合作),以及④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反省能力、问题解决、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其中,认识自我与自我管理有助于5ywB7s60uQZYLzpOPovV1Q==学生自主性的养成,这是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自主行动、成就精彩人生的必要条件。人际交往是学生融入社会、发展社会性的必备技能。而学会学习则是终身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内核。
二、通过团体辅导培育核心素养的心理要素
核心素养需要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引导和学习获得的,而其中的心理要素也需要学校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与活动来培育。其中,团体辅导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形式。团体辅导是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如观察、学习、体验)与人际互动,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认识、探讨、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关系,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9]。不同于个体辅导,团体辅导让有着相同困扰和问题的、年龄相当的学生形成一个团体,学生更容易放下戒备心理,不容易出现孤独感和自卑感。团体辅导亦不同于偏重于认知成分的心理教育,它侧重学生的活动参与和情意体验,通过小组游戏、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强化了学生在心理教育中的参与性和主体性。而且对于小学生而言,以活动为载体的心理教育互动性和趣味性更强,不仅符合他们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也为学生意识、情感、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情境[10]。另外,团体辅导拓展了辅导范围,使得受益的学生更多,尤其是在当前许多学校面临的心理教师短缺的现状[11],具有不小的现实意义。
(一)团体辅导对小学生人际交往素养的培养
团体辅导相比于个体辅导的一大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了朋辈与人际互动的力量,这使得它成为学生发展人际交往方面的心里要素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在团体辅导中,同伴之间有着相似的经历、情感体验和价值观,他们更容易相互理解,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系,形成稳定、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强烈的归属感。另一方面,根据社会互动理论,团体辅导强化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社会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纵观各学段的心理教育,团体辅导常常被用于改善与人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干预研究表明,自卑、性格孤僻、羞怯、缺乏沟通技巧等人际交往障碍可通过团体辅导加以改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