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绘本 小学心理课堂 编故事 画故事 玩故事
对于60、70、80年代的人来说,人们有一个共同的记忆——小人书。鸡毛信、地道战、闪闪的红星、/杨家将、岳飞传、三国演义、/三毛流浪记、金刚葫芦娃、黑猫警长……这些生动有趣的小人书让我们童年美好的陪伴,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故事,在故事的天地里自由地遨游。令人伤心的是,小人书已经走进历史的车轮里,一去不复返。
然而,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新奇地发现了类似“小人书”的儿童读物——绘本。日本福音馆馆长松居直[1]提出,插画书的模式是“文+图”,图画是文字的补充说明;而绘本则是“文×图”。绘本里的图画完全不依赖文字,它们各自传递信息、互相补充,甚至图画比文字更为重要。
在担任小学心理老师的过程中,我发现绘本可以很好地帮助儿童认识自我、情绪管理、认识他人、适应社会。书中未必能给孩子最完美的解释,也未必能回答孩子的疑问。但它能扩充孩子的生活经验,给孩子提供一个“体会的过程”。在探索绘本使用的过程中,我发现“编故事”、“画故事”和“玩故事”是很好的三把钥匙。
一、 用绘本“编故事”
《跟屁虫》是宫西达也的绘本,讲述了哥哥和妹妹的故事。“我的妹妹是个跟屁虫,我做什么她都要跟着做。我说“蹦”,跳了起来;妹妹也说“蹦”,可她根本跳不起来。我说“再来一碗”,把空碗递给妈妈。妹妹也说“再来一碗”,可她的碗里还是满满的。……”学生们特别喜欢这个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们自己还编了很多情节:我说“我能自己洗头发”,使劲儿地搓啊搓;妹妹也说“我能自己洗头发”,可是把沐浴露当成了洗发露。我说“我会自己吃饭”,自己拿着筷子吃饭;妹妹也说:“我也会自己吃饭”,吃成了手抓饭。我说:“我要上厕所”;妹妹也说:“我要上厕所”,跟着我就走进了男厕所……单独政策刚刚实行,我们班很多孩子刚刚成为小哥哥小姐姐。他们在自己的故事中说出自己被模仿的感受,充分体验到当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建立了自尊自信。
儿童的自我概念[2]包括儿童经过主观对自己的认识以及社会环境中他人的评价后逐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可以依靠三种方式,反应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儿童从他人的反应、社会的评价得到自身的信息,并通过自身的经验、经历,此乃过程一种对自己的认识。
绘本提供了儿童去反观自身经历的镜子,给他们创设了极其生动的情境,他们可以在“编故事”的过程中获得认同,从而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于是,“编故事”成了我用绘本走进儿童的第一把钥匙,我们还一起编了很多故事……通过“编故事”,孩子们逐渐建立自我概念,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二、用绘本“画故事”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主要是父母师长。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我妈妈》描绘了孩子对于父亲的崇拜,对于母亲的喜爱。孩子们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爸爸妈妈的影子,亟不可待地和大家分享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之后,他们用稚嫩的画笔把心目中的爸爸妈妈画了下来。
Peter Salovey和Mayer[3]在1990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体察自己与别人的情绪,进而处理情绪,并运用它来指引思考与行动的能力。徐小燕和张进辅[4]提出情绪智力包括情绪知觉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五个因素,其中还包括自我觉察,移情,社会责任感,成就感,自我尊重,乐观主义,幸福感,现实检验,自我激励,问题解决,坚定性,自制性,灵活性,自主性,压力承受力,人际关系,感染力,表达力等18个次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