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好古诗文的历史时代背景
我们知道,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作者都会受其所处时代的影响,而其所写的诗歌、文言文等都会忠实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生活状况。所以教师在教学这些作品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
以南宋朱熹入选教材的三首作品为例,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提前介绍一下南宋这个朝代理学兴盛的历史背景,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朱熹要在两首《观书有感》里教导大家要不断学习,只有通过读书汲取新知识才能取得进步的道理。而另外一首诗,更像是写景诗。其实《春日》诗句里面的“万紫千红”暗喻儒家学说的多姿多彩。诗中更是将孔孟之道比作春风,这样的“说理诗”正是那个时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2]。
同样的,如果学生能够懂得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统治者不思进取,不愿北伐这个时代背景,就能体会林升在《题临安邸》里为什么会写“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更能理解为什么陆游会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南望王师又一年”,而又在《示儿》里叮嘱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就连一向柔弱的女诗人李清照都在《夏日绝句》里秉笔直书:“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还有,选入六年级上册的杜牧的《江南春》中那句有名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涉及一个历史背景:因为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希望借由佛教来宣扬这辈子受苦受难,来世就会有福报的因果轮回说法,以此来控制人民的思想,所以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很多皇帝也笃信佛教,修建了很多寺庙,导致大量的国家资源和财富被寺庙所占据,这也是南北朝最终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杜牧在诗中借这个历史史实发出感慨,赋予了一首本来描绘江南春天美景的写景诗以更多的历史含义,同时也暗含着对当时的唐朝统治者大肆修建佛寺,导致社会矛盾重重的担忧。
由此可见,只有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历史时代背景,才能帮助学生了解在当时诗人为什么要创作这样的诗歌。学生只有“代入”到古诗文作品所处的时代中,才能真正地与作者及其作品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产生对诗歌阅读的兴趣。
二、利用好古诗文作者的生平经历背景
每一首诗歌都是诗人生活经历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正因为每个作者的人生历练和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才造就出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所以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每个诗人的生平背景资料,让学生对不同诗人以及不同诗作的风格有个初步的了解。
在新的统编版教材里,除了“诗仙”李白的作品选入最多之外,“诗圣”杜甫也有四首作品入选。而在学习这四首杜甫的诗作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杜甫的生平,对于理解这几首作品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杜甫刚好完整地经历了导致整个唐朝由盛转衰的著名历史事件——安史之乱,在这场动乱里,杜甫目睹了国破家亡,生离死别,在这一过程中,他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三吏》《三别》。他也曾经被叛军抓住,侥幸逃脱后来到了四川,历经颠沛流离后,在成都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茅草屋,生活稍微安定下来。这个时期的杜甫,写出了入选教材的两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以及迟日江山丽),还有著名的《春夜喜雨》。而当杜甫在成都过了几年的安稳生活后,听到郭子仪的军队击败了叛军,安史之乱即将结束,欣喜若狂的杜甫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所以选入教材的这四首杜甫作品,刚好就是诗人这一段人生经历的真实体现。
无独有偶,四年级上册教材中也选编了唐朝中晚期的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嫦娥》。李商隐那种在唐朝诗人中独树一帜的隐约、委婉的诗歌风格也和他的生平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李商隐年少丧父、生活贫苦,好不容易受到朝中重臣令狐楚的赏识,成为他的门生,眼看前途渐渐光明起来。不料李商隐却卷入了唐朝中晚期著名的政治事件——“牛李党争”中,牛党认为他背信弃义,李党也觉得他德行有亏,从此仕途暗淡,郁郁不得志。也正是因为这种在两党夹缝中求生存的人生经历,让李商隐的诗歌大量地运用托物寓意、引用典故等手法,这也让他的作品隐晦、朦胧,却又总是带着一股淡淡的哀伤。
与李商隐一样仕途不得志的还有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很特殊,他本来生活在被金兵占领的北方,和耿京组织了一支起义军反抗金兵的统治,后来因为耿京被叛徒出卖遇害,辛弃疾带领剩下的起义军冲进金兵大营,抓住了出卖耿京的叛徒后,一路到南方来投靠南宋朝廷。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辛弃疾一直渴望能够带兵打败金兵,收复北方。但是就像本文第一点内容讨论过的那样,南宋统治者根本无心北伐,看透了这一点的辛弃疾心灰意冷,辞官隐居在江西上饶带湖,所以才有了选入教材的两首词《清平乐·村居》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别于辛弃疾那些为人所称道的豪迈奔放、慷慨激昂的词作,这两首词算是“小清新”风格,因为上饶乡村田园生活的恬静和乡下农民的质朴友善让辛弃疾那颗愤懑的心渐渐安定下来,所以这两首词都写出了乡村生活的闲适惬意,极富生活气息。
因此,通过对诗人那些精彩纷呈却又有时候让人唏嘘不已的生平背景资料的了解,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走近这些诗人及其作品。
三、利用好古诗文的体裁和题材背景
教师可以以时间为轴,让学生了解不同朝代诗歌发展的不同特征。可以从“诗歌之源”——《诗经》开始,因为《诗经》里面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来源于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民歌,所以它的形式比较自由,四言、五言都有。到了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朝,格律诗就有了严格的韵律、平仄的要求,由四句的绝句进一步发展到八句的律诗[3]。甚至到唐朝末期出现了曲子词,让词这一形式在宋朝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教师必须要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从单一的一首诗词的学习中跳脱出来,看清楚中国古代诗歌体裁发展的脉络。这样学生就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清楚古典诗歌演变的历程,从而促使学生从一首诗歌的学习进一步扩大到一整类诗歌的学习。
而除了体裁的演变以外,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各种诗歌题材的产生和演变,比如唐朝对外积极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的政策和对内的文化交流极其密切的社会现象,就导致了青年才俊渴望去边关建功立业,于是产生了唐诗的一大门类——边塞诗,也正是因为古代交通不便而人员流动又频繁,所以诗人们都很珍惜每一次的相聚和离别,创作出了各种各样的送别诗。而雄壮的边关景色和漂泊天涯的惆怅又让诗人们写出了一首首的思乡诗。
回过头来看看统编教材,我们就能发现教材编写者有意识地把同一题材的古诗文放在一起,例如统编教材三下的第9 课《古诗三首》选编的《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是有关传统节日题材的,而六下第10 课《古诗三首》选编的《马诗》《石灰吟》《竹石》则都是托物言志诗。甚至选编的文言文,比如《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也暗含着激励学生立志苦读的主题。这样的编排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因为学生通过比较之后就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题材的古诗文,作者在当时的心情也不同,甚至连附加在意象上的细微情感都会让作品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这样建立在同题材基础上的古诗文比较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四、利用好古诗文的文化背景
统编教材选编的这些古诗文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习古诗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因此,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古诗文的文化背景,既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需要,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感悟。
以《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为例,一般教学时讲到杨氏子聪明机智,反应敏捷,而孔君平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后,教学就算结束了。但是仔细思考一下,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具有严格礼教秩序的前提下,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怎么能公然顶撞长辈呢?如果这个时候教师补充一个文化背景给学生,学生可能就会对这篇文言文有更深的理解。我们知道,《杨氏之子》节选自《世说新语》,课文的注解也明确说明了这本书记载的主要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阶层的一些生活小故事,而恰恰就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讲究长幼有序的儒家文化并没有那么盛行,那个时代的士族阶层大多崇尚老庄的虚无主义,所以社会思想比较开放,人们崇尚自由,纵情山水,喜欢清谈辩论,这就是后世经常提到的“魏晋风度”。正是有了这样的文化背景,才有了杨氏子和孔君平的一番对答[4]。
而另外一个例子是教材中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从字面上理解很简单,就是作者访友,友人采药去了。但是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贾岛不写别的树,偏偏要写松树?就是因为诗中的松是古人所谓的“岁寒三友”,松树是高洁的象征,作者借用高洁的松树来喻人。而诗中的“隐者”采药去了,也蕴含着文化的深意在里面。古代读书人一直认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诗中的“采药去”同样暗含着这位“隐者”悬壶济世的高尚情操。所以一首短短20 字的古诗却营造出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的画面:一座云雾缭绕的山里面,有松树,有隐士在采药。通过这样的介绍,学生就能从不同角度发掘出古诗文不一样的内涵,也能更进一步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最终提升语文学习水平和文化素养。
五、利用好古诗文的时令节气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很多传统节日民俗已经渐渐被淡化甚至遗忘,而这些时令节气恰恰是古诗文中经常被吟诵的题材。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古诗文的时令节气背景,一方面既能加强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气文化、民风民俗的渗透教育。
例如统编教材三下第三单元的《古诗三首》,选编的三首诗刚好对应元旦、清明、重阳这三个中国的传统节日。特别是杜牧的《清明》这首诗,按正常的教学进度上到这里的时候,刚好就是清明节,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先介绍古代清明节的背景知识: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春秋末期开始,清明节的时候除了祭奠先人外,还有游春踏青的习俗。然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现在的清明节大家是如何度过的。这样既能增加学习古诗文的代入感,又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作者的情思。而且《清明》这首诗的教学还可以和六下第一单元韩翃的《寒食》联系起来,因为寒食节一般定在冬至后的第105 天,恰好是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所以为什么寒食节当天禁止生火,要吃生冷食物的习俗多多少少都和清明节有联系。但是到了唐朝大历年间,寒食和清明节就合二为一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节慢慢取代了寒食节。这些背景资料的补充,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了寒食节这个几乎已经消失的传统节日,所以教师在涉及时令节气背景的古诗文教学中,结合背景资料和民风民俗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综上所述,有关古诗文背景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古诗文,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古诗文学习基础,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应该根据古诗文的特点引入诗文背景的教学,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于古诗文学习的兴趣,让古诗文甚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扎下深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