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教育的众多学科中,语文既具有文学性,又具有思想性,且非常形象和生动,易于感染学生,在实施德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德育效果更加明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可以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爱心教育,意志力得到铸造,行动力得到培养,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德育渗透要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课堂是主阵地,另外在语文能力训练和课外活动中都可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
引言
德育,即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在任何阶段的教育中都应占据首要地位。在中职教育的众多学科中,语文学科在实施德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它既具有思想性,又富有形象性,文道结合,易于感染学生,因而德育效果更加明显。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这一优势,结合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征,在具体语文教学中,多在“渗透”上下功夫,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努力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在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等方面健康成长。
1、语文德育的地位和重要性
中职语文教学的对象是15岁的青少年一代,由于自身的某些原因,他们不得不选择中专或中职教育,这一人生的选择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中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许多中职学生进校之后往往会有很深的失落感、遗弃感乃至孤独感,再加上住校生活,远离父母的管束,于是生活中勤俭朴素的美德日益冲淡,讲究攀比赶时髦,社会竞争意识增强了,讲究开拓精神,提倡多劳多得,但是“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观念却又在一部分学生的头脑中死灰复燃,政治透明度增强了,民主气氛浓厚了,盲目的“个人崇拜”的思想却转移到了歌星、影星等“群星”的身上,党的理想和信念相应淡薄了。青少年尤其是中职教育的广大青少年身上“文明病”的出现,是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与青少年一代精神极端空虚之间产生反差的结果。但是应该看到,这种“文明病”的出现只是一种暂时的矛盾,是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政治思想教育、国情教育与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来解决的,在这一方面,语文学科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2、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具体实施方法
2.1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可以把字、词、句、篇章和德育渗透结合,也可以把听、说、读、写和德育渗透结合,可以通过不同体裁的文章、文章的写作手法、文章中的名段佳句来进行德育渗透。一是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咬文嚼字让学生深刻领会课文的思想底蕴进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如《拿来主义》批判“送去主义”的句子理解,《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怒向”、“刀丛”等词语的分析。通过这样的品评分析,激发学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憎恨,对革命志士的热爱之情。二是在诗词教学的创作意境理解上进行德育渗透。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让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充分感悟,体会作者所抒发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感受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三是在文言文、说明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如结合《论语》中的“学而不厌”、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培养良好的学风;在说明文《中国石拱桥》中渗透的对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等。
2.2利用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实施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