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政治教育过程中,传统模式“填鸭式”的教学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其存在着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界提出了高中政治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非应试教育。但由于受到我国特有的教育体制、高校录取方式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得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广人工教育共作者的积极探索和全体国民的积极配合,以使得新课程改革取得突发性的进展。
关键词:课改;高中;政治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029-011.对新课程改革课程内容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理念就是抛弃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模式,积极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氛围。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因为搜集材料的能力、时间、范围以及对材料本身的性质、影响的认识等各方面的差异,使材料应用的针对性、严谨性和科学性难以得到保证。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特色之一就是打破了原来的知识体系,课程内容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改变了以往思想政治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地向学生灌输着“大道理”的我讲你听、我灌你通,满堂说教的教学模式。
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还是较强,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中心地位,限制了作为学习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和调动。有时课堂还是只重预设,缺少认知矛盾冲突和新知识的生成;只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升学作用,忽视了思想政治课最主要的德育功能,教师仍然在“考什么,教什么”的怪圈中徘徊,忽视思想政治课内容和教师的育人作用;教师在上课之前还不能自觉研究《思想政治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仍然当做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不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喜闻乐见的其他思想政治课程资源。而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教师要从生活逻辑和学生的成长出发,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情况,积极开发和利用当地的有效课程资源;课堂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自主、合作、大胆地提出、探究有关现实和理论问题,在快乐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的欲望和锻炼能力的兴趣,春雨润物细无声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2.1教学模式概述。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他场合的教学的计划或类型。”对于教学模式的定义和归类,体现出了教学模式当中的计划性过于具体,且操作性太强。实际上,教学模式的中介性即为本质特性,起着教学理论和实践之间转化的作用。首先,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简约化的表达方式,即通过图式、解释步骤等反应某一教学理论,使人们真正地了解到实施教学活动的程序;其次就是教学活动来源自实践教学当中,是对教学活动抽象概括的结果,同时为教学活动提供稳定的框架。
2.2教学模式的结构。①功能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功能目标处在核心的位置,并制约着其他构成教学模式的因素。功能目标的作用巨大,其不仅决定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同时还影响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也是评价教学的尺度和标准。一种教学模式对应能够完成一定的功能目标,如合作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民主精神和创造能力。②理论依据。教学思想或者教学理论是教学模式得以成立的基石,同理,不同的教育观往往对应着不同的教学模式。③操作程序。教育模式与操作程序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独特地操作程序,其规定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在每一个步骤中应该完成的任务。教学序列具有稳定的操作性,随着教学活动发生不同的具体条件作出相应的调整。恰当处理好师生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时间序列是实施操作程序的实质。④实施条件。实施条条件作出相应的调整。恰当处理好师生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时间序列是实施操作程序的实质。④实施条件。实施条件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工具、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等等能够使教学模式发挥其效力的条件及因素。将以上因素进行优化组合,不仅是教学模式顺利实现的保障,同时也是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保障。⑤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实施对教学模式起着导向和监控的作用。具体指的是各种教学模式特有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目前,除了一些成熟的已经形成一套相应评价方法和标准的教学模式之外,还有很多尚未形成自身评价方法和标准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说,当前教学实施中的难点之一就是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