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稚拙美作为一种美学形态和审美范畴,先行于绘画艺术之中,艺术家们致力于打破传统,对艺术的本质进行探索。其真挚朴拙的表现形式以及“返朴归真”的艺术理念融汇到动画风格及其角色造型设计中。本文将从形体、色彩以及创作手法三个方面对稚拙美动画角色造型进行分析,为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稚拙美 动画角色造型 “返朴归真”
《美术辞林》里有关于稚拙美的描述:“原始时代的美术即为具有稚拙的形式者,但其稚拙可以使人唤起真挚与纯真的感情,故能给人以一种美感。”[1]可见稚拙美是一种稚嫩且笨拙的,能激发真实情感的艺术表现形态。而这种艺术表现形态的代表有两种:一种是像原始绘画、儿童绘画和民间绘画那样不受绘画法则的约束,本能流露的原始艺术,我们称之为“原始的稚拙美”。另一种是通过对原始艺术的借鉴和提炼,从而演变出一种“返朴归真”的,朴素的,具有稚拙美感的艺术。艺术的稚拙美处于美学范畴中的稚拙之美。它与精致、优美、流畅相对立,与诙谐相近,“是以‘稚嫩朴拙’的外在形式和相对轻松艰涩的审美趣味而存在的艺术形态。”[2]
动画角色造型作为动画艺术传播中一个具有符号特性的,虚拟的生命体,是一部动画作品的灵魂也是动画视觉化的核心内容。动画的假定性使得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在视觉上可以展现出夸张,甚至是超乎自然的形态。由此造就了动画角色造型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局限于人物的角色扮演。在我国的部分动画创作中存在为了迎合大众审美趣味而去设计角色造型的现象,形成一些惯用的亲民造型模式,所设计出的动画角色造型展现出完美,可爱的形态。这类角色造型单一,缺乏个性的表达,并且过分依赖剧情的发展,忽视了动画视觉形象自身强大的表现力。稚拙美动画角色造型更加强调角色造型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创作者内在思想情感的外象化表现。探索稚拙美动画角色的造型语言特征,有利于我国动画角色造型多元化的发展,弥补某些方面的不足。
一、形体的表现特征
稚拙美动画角色的形体塑造以自由布局,简化结构为表现原则。它展现给观众的是一种随性自由的形态,并且刻意保留创作过程中产生的痕迹与不足,给角色带来率真,毫无修饰的美。这种造型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动画角色形体的抽象、具象、图形化和空间上。
1.1抽象与具象的形体表达
动画角色造型的稚拙之趣体现在抽象与具象的形体表达上,两者的表现形式是相对的。
抽象的造型,即着重表现动画角色设计时的随性感而非严谨逼真的造型。具有稚拙美的动画角色造型注重所描绘事物的整体感觉,讲究稚拙意趣,忽略物像的具体结构和细节,可谓“得意忘形”。例如俄罗斯动画《钢丝圈的恶作剧》,创作者以一卷鋼丝作为动画载体,利用钢丝的柔韧性和可塑性,进行角色的演变和塑造。呈现的角色只有一个线性的,粗略的整体轮廓,不匀称的且没有节点的四肢和粗糙模糊的五官。这种随性的创作表现形式,使动画角色造型展现出一种粗略笨拙,奇诡之感。
具象的造型,即创作者用感官的直接感受,将事物的属性通过意识加工形成的造型。具有稚拙美的动画角色造型强调直觉的抒发,在动画中通常是一种直接的速写式描绘。这种处理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原始艺术的表现形式,强调角色造型的外轮廓线,不再注重自然事物中呈现的光影效果、虚实关系、结构等。如《植树的牧羊人》片中的角色在形体上虽然写实,但不过分修饰和夸张,弱化结构和细节,着重刻画人物困窘的面部的瞬间形态。畸形的肩膀和头部穿插,强化了角色的造型特征,凸显了稚拙感。角色造型中大量的“留白”也留给观众无限遐想空间。
1.2图形化的形体构造
图形化的造型,即创作者根据现实物像归纳概括出的一种极具符号化的,平面的造型。具有稚拙美的动画角色造型以传神和传递情感为目的,其造型结构极端夸张。形体体积在空间的各维度占比和伸展变化混沌朦胧,一些形体的处理甚至是怪诞的。整体造型给人以稚拙而滑稽的意味。例如法国疯影动画《非常小王子》,片中的小王子造型与儿童画相似,身形比例极度的反差有待考究。但这并不是创作者的疏漏,是他意在笔先,希望追求角色造型的童趣效果。创作者通过把控角色造型的变形与夸张,传递角色的神韵。从而达到形神兼备,似与不似的稚拙趣味。
1.3多维空间的形体组合
多维空间组合的造型,即在角色设计中打破空间限制,根据创作者的心理需要,将处于不同视角的形体组合到同一画面中,追求最佳的视觉面。通常这类角色设计会忽视物与物之间的遮挡关系,排除障碍物,采用多方向面共存的扁平式造型手法。这种表现手法,违背透视规律,弥补了角色形体的视觉盲点,给角色造型带来一种傻傻的稚趣之感。在格式塔心理学上称为“完形心理”。即某一图形如若是完整,均衡的,那么这样的图形就会让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美感油然而生。比如动画短片《候鸟迷途》,片中的主人公是一只迁徙走丢的小鸟。从它的造型上看,无论是哪个角度,它头上的两只眼睛永远处于同一侧,五官永远是完整的,两只伸出的爪子被描绘成穿着裤子,平行站立的双脚,挂在球形的身体下方,这与它小小的翅膀在体积上与硕大的身体产生抗衡,同时给人一种笨拙的滑稽之感。
二、色彩的表现特征
稚拙美的动画角色色彩与写实性色彩相对,是一种表现性色彩,即创作者描绘理想的色彩。强调直觉感受,融合个人情感自觉表现色彩。这类色彩不是对自然界被动的描摹,而是以色彩本身为表现目的。与原始绘画和儿童绘画的用色方式相似,单纯直观。在主观意识的驱动下,动画角色形色分离,不过分追求光源、远近虚实对角色色彩产生的影响,这样的用色方式弱化角色的结构,使角色造型倾向于平面化。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动画角色造型整体用色简洁艳丽,在大胆提炼颜色的同时不拘泥于物像的固有色。与儿童绘画中的色彩相近,角色造型的颜色纯度高,对比强烈,平涂的色彩为角色营造出平面装饰效果。例如法国疯影动画短片《非常小王子》。创作者通过主观选择颜色替代固有色的方式完成动画角色的配色。用笔上采用简约的色块平涂手法,将高饱和的色彩直接并置在角色形体中,并且使用了大量的对比色和互补色。角色每一部分的颜色都脱离了现实生活。这些沉稳的混色和跳跃活泼的纯色互不联系却又能和谐的交织在画面中,给人一种生涩而又洒脱之感。 另一种动画角色造型的整体用色简洁朴素,总体纯度较低。色与色之间没有细腻自然的过渡,生硬直接的衔接在一起。以动画短片《摇椅》为例。该角色以低纯度的黄色、褐色和红色三色为主。但由于他的颜色是线性填充,而非色块填充,上色时也不注重造型的边缘线,留有许多笔触空隙。这些细碎的空隙让颜色与颜色之间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从而使角色的色彩产生了微妙的层次变化,简单生涩色彩得以协调。
三、创作手法的表现特征
动画的本体在于它的绘画性和运动性。就动画的绘画性而言,动画的“画”是一种脱离具象的真实。它的“画”是运动的,这种运动的绘画艺术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类别的主要特征。稚拙美的动画角色造型强调动画角色设计的绘画性。稚拙美动画角色造型中的绘画性语言主要体现以二维手绘和综合材料为主的形式手法上,删繁化简,注重动画角色韵律的表达。
3.1二维手绘
二维的稚拙美动画角色造型在于强化手绘风格中的线性描绘。其线条多变抖动,强调动态性。线条本身就是一种带有情感的艺术符号,创作者们用粗犷生涩的线条来传递情绪,每一条都是饱含深情的绘制,有很强的生命力,是流畅优美的线条所不能及的。这种绘画风格表现力丰富,有很高的绘画性和艺术性,具有质朴的原始意味。如动画短片《植树的牧羊人》。整个人物造型由松散,粗犷的线条组成。创作者用勾边的形式来界定造型的边缘线,使得造型轮廓磕绊扭捏。用细碎的速写式线条描绘瞬间感知的光影效果,这种不规整的排线和留白,打破了造型的体积关系,使造型的形体感模糊,趣味生动。
3.2综合材料
综合材料是动画中另外一种绘画性语言,主要通过材料的质感来表现,相对二维平面的线条,它在空间上是三维立体的。在动画创作中,所有可体现作品的物品,比如沙、土、纸、工业加工的塑料、金属等都可以是动画的创作材料。由于综合材料自身带有独特性,在创作中,其原始属性不易在创作中被完全转化,会保留自身的本质特性和被改造过的痕迹。因此用它们表现动画角色的造型,呈现出一种质朴的趣味性,定格动画中涉及大量的综合材料的运用。但与造型严谨,富有裝饰意味的定格动画角色不同。具有稚拙美的定格动画角色的综合材料运用有其独特的表现特征。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注重保留原材料的属性,挖掘其背后的内涵和寓意,并对其进行随性的拼接组合来塑造角色。
第二种是通过原材料的重组和再创造来塑造角色。在造型上追求简约笨拙以及粗粝的质感。
四、结语
稚拙美动画角色造型是一种“返朴归真”的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具有回归自我的艺术境界。它摆脱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注重直觉和内心的真实感受,不刻意迎合大众的审美习惯,具有独特的魅力。当然,稚拙美的动画角色造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从视觉形象上看,它质朴笨拙,较为概括甚至抽象的造型与写实精致的造型相差甚远。从思想内涵上看,它注重从视觉形象中挖掘内在的复杂人性,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因此这类动画角色造型有一定的受众限制,它更适应于学术范围内的创作和交流,并且更适用于艺术动画短片而非商业动画片。尽管如此,在我国动画角色造型的探索阶段,它依然能为我们提供全新的思维方式,促进动画角色造型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并为之后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以理论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林树中,王崇人.美术辞林[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6:91
[2]惠鸣.论稚拙美[J].齐鲁艺苑,1991
[3]贾否,路盛章.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4]杨晓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5][美]弗朗兹·博厄斯,金晖译.原始艺术[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6]张惠鸣.论稚拙美[J].齐鲁艺苑,1991
[7]程平.“稚拙”的美学范畴浅析[J].大舞台,2013
[8]易丽.论儿童画与民间美术的相似性[J].大众科技,2005
[9]魏伟.美的根源:动画本体探寻[J].电影文学.2010
[10] 邓焱、王珂、陈一墨.“稚拙”论——浅议中国民间美术的质朴之美[J].美与时代(中).2013
[11]蔡永辉.返回艺术之根——导入稚拙艺术的现代趋向[J].泉州专学报.1990
[12]肖著强,李洁.浅析动画创作中角色造型设计的符号化特征[J].电影评介,2007(23):022.
[13]成学学.探访弗雷德里克·贝克的动画艺术世界[J].当代电影,2014
[14]陆洵.绘出心中的大自然——重温动画大师弗雷德里克·贝克的《种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