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三江侗族农民画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艺术风格”“传承保护”与“产业发展”,而对于其理论性的梳理比较少。三江侗族农民画蕴含着民族性、农民性、艺术性、商业性,这四个特性使三江侗族农民画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一、民族性
三江侗族农民画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独峒镇的居民以侗族为主,农民画家也以侗族为主,他们的艺术作品中传达出了浓郁的侗族文化精神与审美观念。“艺术作为文化表征之一,往往成为族群认同的表达方式,特定文化生态中的艺术语汇,隐藏着族群认同的信息。”①在三江侗族农民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族群认同感与民族文化精神的高度凝练,如不少作品中都体现出侗族特有的建筑、服饰、祭祀等,这些形象只属于侗族,具有极强的身份标识,这也是三江侗族农民画的与众不同的地方,即“民族性”。
这个“民族性”在三江侗族农民画的很多方面都得到了体现,从艺术形象看,画中的侗寨、吊脚楼、鼓楼、风雨桥等都是侗族民族建筑的代表,还有身着侗族服装的人物,他们或生产、或节庆、或祭祀,不管他们做什么,都在告诉观众他们是侗族人民,这显示出了极强的族群观念与文化认同。在艺术题材方面,更是涵盖了侗族人们独特的日常生活,如“三月三”、吹芦笙、赶圩,特别是侗族民间集体参加的多耶舞,无伴奏、无指挥、复调式多聲部、大合唱的侗族大歌等都极具民族特色。此外,还有表现宗教信仰、民族神话传说等方面的题材,更是独一无二的侗族特色。如侗族人们的祭“萨”活动,“在侗族所信仰的各种神灵中,其中以‘萨’(祖母)为大,她被视为侗族的女始祖、女英雄,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萨’又称‘萨岁’‘萨莽’‘萨安’……意即大祖母或始祖母、曾祖母、太祖母、先祖母等,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集合性质的抽象概念,是女性神灵崇拜的代称。”②侗族的很多萨堂都建造在寨子中心,安置萨堂也需要很多民族仪式等,有些地方安置萨堂还需要封寨三天,严禁开火煮饭等,都显示出“萨”在侗族人们中的庄严神圣之位。侗族人民将“萨”视为无所不能的神,她能保护人们免受自然灾害,风调雨顺,所以侗族人们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都要祭祀“萨”神。这些类似于以祭祀“萨”神为主题的作品充分显示出三江侗族农民画独一无二的“民族性”。
二、农民性
三江侗族农民画的创作主体是农民,创作题材是农村生活,艺术审美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因此农民性是三江侗族农民画的重要属性。三江侗族农民画的作者群体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没有受到过专业的美术创作教育,所绘形象都是耳熟能详的物象,他们扎根农村,表现农村农民的日常生活、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辛勤艰苦的劳作场面、热情奔放的歌舞娱乐、神秘玄奇的祭祀活动、欢天喜地的丰收庆典、味美香溢的宴会酒席、风情独特的民族节日等,作品中呈现出质朴、浓郁的乡土特色,蕴含着农民群众朴实无华的善良与豪迈,这就是它有别于传统主流艺术形态的特殊之处。
农民性是农民画的根本,农民画是劳动人民对自己身边生产生活物化的艺术载体,具有较强的民俗性、生活性与世俗性。我们不能说农民创作的所有画都是农民画,因为这其中还包含着画家的审美习惯、艺术认知、题材寓意、文化内涵等。那些学习传统画家或是商业行画的作品就远离了农民画的范畴,虽然他的创作主体依然是农民,但却没有农民画的原创艺术性,没有浓郁的乡村乡土风味,没有农村生活生产的题材,没有农民画的艺术造型与审美观念。农民画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有了一定影响,但还是不能与传统主流艺术相比,二者在艺术精神的表达、艺术语言与风格的塑造、传达出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距离。
当今农民画的消费群体或欣赏受众更多是城市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等,这个群体之所以对农民画感兴趣,就是因为艺术作品本身所传达出的农民性,农民性使观者能够回忆起或者是唤起他们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村记忆或情节,并与之产生艺术共鸣,这便是农民画与传统主流艺术之间的重要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