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及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构成。大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农业资源与环境决定着农业生产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的发展影响着农村及社会的发展水平,而农村及社会发展水平反作用于农业的发展。因此,从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社会发展水平、政策和生态环境5个方面15个具体指标构成了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说明,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社会发展水平、政策和生态环境共同决定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成为指标体系的5个系统,每个系统分别由3个指标构成。(表1)
(二)确定指标权重。本文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两种方法来依次分析确定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15个三级指标具体权重。参加指标权重评估的有河北省农业厅领导2名,河北省农广校人员3名,河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教授5名,得出每位专家对各权重评价结果,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具体指标权重。(表2)
(三)统计计算与结果评价。根据中国统计局、《河北省统计年鉴》(2004-2013)得到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在2004~2013年间每年原始基础数据,可得到各项指标标准化处理值。(表3)
根据表3中15个指标值2004~2010年度计算标准化处理结果,进行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水平测评公式为:X=■wixi,X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Wi为各评价指标权重,Xi为各项指标标准值,可得出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表4)
从2004~2013年统计数据可知,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从河北省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所分的5个系统来看,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政策3个系统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其中,政策对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显著。农业社会发展水平呈现小幅度上升,生态环境系统评价呈现下降趋势。
农业生产水平系统中,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3项指标的增长反映了河北省农业由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系统中,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纯收入逐年上涨,随着农业经济水平的发展,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因此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