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雕琢的粗糙石头,表情呆呆的,像极了小时候村里一起玩耍的呆头呆脑的玩伴,带着朴实和憨厚,不温不火地立在那里。
石兽表面那些坑坑洼洼的痕迹,似乎能让人听到古代工匠们雕琢时的声音。石兽嘴角微微挑动,胡须毛发的纹理走向清晰,身体背部的弧线蓄势待发,“肉乎乎”的体态却散发着温和的气息。
“老师,那个石兽像个老太太!”“这个家伙还没有睡醒吧?”那个“丑丑”的家伙瞪着眼睛想什么呢?或许是挨了批评,趴在那里反思吧?恐怕它太调皮,经常打架吧?
当孩子们面对这些石兽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捕捉最直观的感受,不能把自己的审美强加给他们。笔下的墨色仿佛在细细触摸,在干湿之间体验那经历了日晒雨淋却仍稚拙天真的状态。
其二 绘画与体验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比画画更吸引孩子的是在大自然里无忧无虑地玩耍。孩子们经历阳光、海浪、沙滩、海水浸湿衣服的洗礼,比在画室里参考图片作为素材时感受更加直接。海藻被推上海滩,变成了游戏的材料,小青石成了孩子们的礼物。他们自然而然地玩起石子,在沙滩上构建出城堡和长长的围墙。在游戏中,孩子们乐在其中,变成自我的主人,主宰着童话般的世界。
其三 符号的运用
孩子们在自然中有了亲身的体验,绘画便有话可说。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把体验到的场景浓缩成生活中的形象,把自己的所见变成有意味的“符号”。每个人都可以借助这个符号来“说话”,符号成为自我表达的手段。
我们经历的片段在重新组织后,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绘画变得无比自由。孩子们有了“生活”也就有表现的内容,灵感和创作冲动自然生发。
其四 行动绘画
玉米地的气质在丰收的欣喜与凋零的感伤之间游走,周围满是干燥的味道,在灼热的秋阳下给内心平添些许焦躁。所谓的手法与技术无须特意追寻,在这样的气氛里,艺术已经在悄然孕育。
“这就是玉米吗?”“它闻起来是怎样的?”“要怎么画它们呢?”孩子们闻、摸、看、听,寻找着大自然的蛛丝马迹。
当毛毡和画纸铺好的时候,孩子们的兴致也来了。线条由试探慢慢敞开,变得自信也自由。渐渐地,手的活动范围不够用了,胳膊甚至整个身体都参与进来。大家两人或三人一起,像是在完成一個大工程,分工协作,共享过程与成果。
孩子们在绘画时加入整个身体的力量,线条更加充满了野性和生命力,有一种挣脱常规的自由和自在,这一切又不是毫无章法的涂鸦,更像是一曲生命的回响。
其五 空白
在生活中我们奔波忙碌,闲下来的时候很渴望一个安静独处的空间。戏曲中,战场上的锣鼓喧天、刀光剑影,敌不过一声“急刹”的重鼓,刹那间一切归于平静,声音断了,气氛却续得更紧,隐隐地酝酿着,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像极了画面中留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