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光临汇博在线http://www.paper188.com
您的位置:汇博论文在线 > 文史哲学 > 中国文学 > 朱子、象山和阳明哲学终极天理的实在性与内在性

朱子、象山和阳明哲学终极天理的实在性与内在性

2014-11-20 09:57 来源: 互联网 作者:刘笑非 浏览次数 7835


  问“道一而已。古人论道往往不同,求之亦有要乎?”先生曰:“道无方体,不可执着。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又曰:“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2]卷一,21 
  因此,阳明强调“心之本体即是天理”[2]卷一,27、“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2]卷一,24。在肯定终极天理的实在性的上,阳明与朱子、象山并无区别。不过,阳明为学的重点并不是要直接认识这个客观实存的终极实在,因为它是不易为人所直接认识的。于是,他一方面强调在实在性上,终极天理在本体上与心合一(心理一体的实在);另一方面强调在内在性上,终极实在内在于人而与人心合一,成为“心之本体”或“良知”——这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阳明更关注的是“心之本体”或“良知”的认识问题。这里的认识并非认识论意义上的,而是一种体认,是对内在道德的彰显。阳明说:“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2]卷一,14-15这就属于工夫论层面的问题了。 
  二、终极天理的内在性 
  在终极天理的内在性上,阳明与象山的观点更接近,而与朱子不同。阳明与象山更强调其内在于人的方面,而朱子既强调其内在于万物,又肯定其内在于人,且更注重前者。这是三者其他分歧的根本所在,尤其是工夫论上的分歧。 
  (一)朱子超越性和内在性的天理 
  在终极天理的超越性和内在性的关系上,可以从两个层面认识朱子的思考:一是在“天理”与万物的关系上,可以从朱子对理气、“理一分殊”命题的疏释中看出;一是在天理与人这个主体的关系上,朱子对“理”内在于人的理解体现出对“性”的理解
    
首先,理与气及其先后问题,是朱子哲学的关键性话题。陈来认为:“它决定着朱熹哲学的基本性质(唯物论、唯心论或二元论)和理论形态(本体论或宇宙论),无论从哪个意义上来说,它都确乎是这个体系中的‘哲学基本问题’。”[4]75终极天理的超越性与内在性的关系同样与理气关系密切相关。同时,朱子以太极为理,阴阳为气,理气关系也是太极和阴阳的关系。朱子强调“理”和“太极”的实在性与超越性,在本原论意义上,对“气”和“阴阳”而言,“理”和“太极”是在先的。朱子在其思想的成熟时期,更强调“理在气先”[4]89-94,甚至说:“未有此气,便有此理;既有此理,必有此气。”[1]第17册,3112 
  从本原论上说,“理在气先”强调了理的超越性,但从构成论上说,朱子更强调“理”和“太极”的内在性,所以又主张“气在理先”:“所疑理气之偏,若论本原,即有理然后有气,故理不可以偏全论。若论禀赋,则有是气而后理随以具,故有是气则有是理,无是气则无是理,是气多即是理多,是气少则是理少,又岂不可以偏全论耶?”[1]第23册,2863这似乎与“理在气先”的命题矛盾,实际上这里不仅没有否认本原论的“理在气先”,反而进一步从构成论上论证了“理”的内在性,所谓“禀赋”正是其体现。“太极”与“阴阳”的关系同样如此:“此所谓无极而太极也,所以动而阳、静而阴之本体也。然非有以离乎阴阳也,即阴阳而指其本体,不杂乎阴阳而为言尔。”[1]第13册,70在本原论的意义上,“太极”独立于“阴阳”而存在,但就其构成性的存在而言,它必须体现在“阴阳”里,其超越性必须基于其内在性之上。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服务说明

汇博在线(paper188.com)网拥有实力强大的团队,能帮助你实现论文写作方法,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等服务领域.

我们承诺

在您接受本站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后期免费修改、免费指导答辩等。衷心感谢您对本站的信任和支持!

论文指导范围

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博士论文,职称论文代写,领导讲话,报告总结,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党团辅导等代写服务。

发表论文领域

发表省级杂志,国家级杂志,核心杂志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