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国企业依然没有成为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的重要主体,文章在讨论企业分担高职教育成本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成本分担的理论条件和中国的具体国情,构建出基于能力和收益原则的企业分担理论模型,并提出了实施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成本分担;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F812.2;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8-0097-03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学校数量达到1 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短缺的现象日渐显现,虽然高职教育成本分担政策极大地改善了这种状况,但对成本分担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问题所在:国家财政投入比例严重不足,学生及其家庭的分担压力越拉越大,而作为高职教育规模扩大的最大受益者企业分担成本的方式还只是局限于缴纳税款的方式来分担成本。企业缴纳税款是基本义务,但企业的这种分担方式并不能体现教育成本分担的公平性,企业也没有因为享受教育所提供的人力资本这种稀缺资源支付必要的成本。当前,企业这种享受利益而不承担相应责任的现象除了影响到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之外,还会影响到高职教育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供给。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中作为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模式,在高职教育领域得到普遍开展并取得较好成效。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工学结合使高职教育更加直接地服务于社会和企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收益。基于成本分担的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来看,企业也是更加应该分担更多的高职教育成本。因此,思考企业在高职教育中成本分担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无可质疑是应该分担更多的教育成本。但是在理论方面,界定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时,常常把政府和企业视为一方,这难以明确企业在成本分担中要承担的职责。本文拟从企业分担高职教育成本的理论依据、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高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构建与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使企业能够在高职教育中有效发挥成本分担的功能。
二、企业分担高职教育成本的现实性与合理性分析
(一)财政投入不足和学生与家庭分担压力过大决定了企业应该成为有效的分担主体
从高职教育经费来源看,我国已经建立涵盖国家、企业、学生个人与家庭和高校的分担机制,但是从分担主体所履行的责任和分担比例角度来看,主要还是依靠国家和个人,一直以来国家投入的财政性经费和事业收入(含学杂费)累计基本在95%左右,个人及家庭分担高职教育成本的比例迅速提高,学费作为一种替代性财政来源持续上涨,从高职院校学费在4 000—6 000元之间来看,占城镇可支配收入40%以上,相当于农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如果加上住宿等费用比重更高,相对于支付能力来看个人和家庭承担成本相对较高,甚至超过了个人和家庭的承担能力,影响到教育的公平性。其中和企业有关的分担成本比例基本维持在1%~2%之间(具体数据见表1),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这与成本分担理论的发源地美国截然相反。据美国教育资助委员会(Council for Aidto education)统计,1993—1994年社会捐赠占大学经费来源的比例为:公立高校4.6%,私立高校13.5%;2001年至2002年高校社会捐赠总额达239亿美元,从整个高职教育成本分担比例来看,国家财政投入加大的空间相对有限,学生和家庭的承担压力已经相当之大,只有企业和高校本身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而这两个分担主体已经在开展相关合作,还有很大的分担能力和潜力可以进行有效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