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由主义安全观
自由主义有着悠久的思想渊源,17世纪以来逐步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核心理念和信仰基础。二战后,尽管现实主义一直大行其道,但自由主义观点却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寻找新的落脚点和理论支撑点。戴维·米特兰尼从欧洲一体化进程出发,强调人们可以把对国家的忠诚转移到国际合作的事业上来,从而取代国家间的冲突和战争。厄恩斯特·哈斯的新功能主义同样着眼于各集团对于自身利益的价值维护,但同时又强调一体化进程中的“外溢效应”。这些功能主义学者的研究使自由主义思想得以延续。1977年,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名著《权力与相互依赖》出版,第一次全面否定了现实主义的基本假说,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挑战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主导地位的开始。1984年,基欧汉的《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问世,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成为成熟的政治理论,也开启了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全面论战时期。
(一)理想主义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自由主义最初以理想主义的面目出现,它是人们对战争灾难反思的结果。
理想主义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声称要唤醒误入歧途者的良知,消除国家间的误解,这样世界和平与安全就有希望了。它认为,战争与人类的本性没有关系,主要是由于国内或国际政治体制的缺陷所引起的。理想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实践者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著名的“十四点原则”中主张建立一个由国家组成的国际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以国际法和特定的规范为基础,并将受到国际机构的调节。威尔逊认为,实现和平的手段和途径是自由主义国家的国际合作以及加强联盟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在维护国际安全的问题上,理想主义主张用集体安全代替现实主义的均势。它特别强调国家可以通过合作来共同克服安全困境。集体安全在本质上是合作性、协调性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其内部可能发生的战争或冲突,其目的在于为体系中的所有成员提供安全保障。集体安全可以解决安全困境,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联盟之间、联盟与联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和妥协的措施,架设合作安全的桥梁。
(二)相互依赖理论
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苏两极对峙走向缓和,各国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核武器扩散等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威胁程度日渐加深,客观上迫使人们用全新的视角来解决这些问题。以基欧汉和约瑟夫·奈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学者提出了相互依赖理论和国际机制理论。
相互依赖被视为“现代国际体系的根本特征”。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认为相互依赖指的是单位与单位之间彼此依赖,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社会大分工,强调国家安全不仅与军事、政治、权力相关,而且与自然环境、能源、人口等问题有关。现实主义所谓“零和博弈”的竞争冲突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而国际社会的主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合作模式。
随着世界联系的日益紧密,新自由主义者认为以军事问题为中心的国家安全概念越来越难以准确地反映现实情况,其象征性作用也在减弱。在相互依赖的条件下,武力的作用将无足轻重。这样的情形使军事强国意识到,越来越难以运用总体上的支配地位来取得自己预期的结果。一个典型的事例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在战争中,阿拉伯国家运用手中的石油作为武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抗衡,并最终成功地迫使大部分西方国家采取一种中立的态度,从而使他们在与以色列的战争博弈中,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