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句式都成立的时候,韩国学生用A句式的频率更高一些。下面举例说明教材课后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偏误。
(9)A:这件衣服跟那件衣服不一样大。
B:柜子和书架不一样重。
(10)?A:苹果跟香蕉不一样贵。
?B:昨天跟今天不一样冷。
?C:北京跟西安不一样干燥。
例(9)中的“不一样大、不一样重”都成立,而例(10)中的“不一样贵、不一样冷、不一样干燥”不成立。都是“一样”或“不一样”后面带形容词的句子,但有些句子为什么不成立呢?教材上没有具体说明,回避了这些能出错误的题。卢福波(2004)把此类的偏误归结为肯定式推导至否定式所致。对外汉语教材中并不是简单地在“一样”前加“不”改为否定式。形容词分状态形容词和性质形容词,“一样”后面能出现的是性质形容词,且大多数是表示积极意义的性质形容词。郭熙(1994)曾指出“不一样”后面只能跟表示“度量”的单音节形容词,如“多、高、长、厚、宽、大、重、深、粗、远、稠”,例(10)中的“贵、冷、干燥”都不属于这一类顾属于偏误表达。教师要说明的是在自然语言中,用“跟”作比较一般是比较相同之处,如果要比较不同之处,则往往倾向于用别的句式。如:“今天没有昨天冷。”“今天比昨天更冷。”等句式。
(11)A:我的工作跟他一样。
?B:我跟他工作一样。
(12)?A:马丁跟安妮的爱好不一样。
B:马丁的爱好跟安妮不一样。
(13)?A:山本跟马丁想法不一样。
B:山本的想法跟马丁不一样。
韩国学生犯此类错误是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因为在韩国语中可以省略比较项的任何一个。如:“????? ??? ??? ???. /???? ??? ??? ??? .”但汉语中一般只能省略后一个比较对象。前面已经谈到比较主体在比较认知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比较主体是比较的起点,是比较结果所指对象,所以人们倾向凸显比较主体的比较点。
(四)“A比B+Adj+difference”句式